耕读之家
【身边的故事】
耕读之家
■ 贾雄伟
在乡下,书香门第被称为“耕读之家”。这种人家不是一种阔气的排场,而是一种庄重的气场;不是礼数的粗俗堆砌,而是一种底蕴的自然流露;不是物质攀比的喧嚣,而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
前些日,我到访文友晓辉兄家,才算真切触摸到这般气象。
晓辉兄弟姐妹三人,他与大姐皆是教师,小妹虽未吃皇粮,可也培养出一名准大学生,且谈吐不俗,气度不凡,不浮夸,不矫饰,年轻而端庄。一入晓辉兄的小院,就见文氏二姐头裹围巾在灶台前炒菜、烧饭,不语不言。吃饭时,文友们遍尝珍馐,她和伯母笑意盈盈,添菜盛饭。临走时,送出村口十几米,送出车队好远……
文氏伯父身材瘦长而人精干,身着一袭浅灰衬衣、深灰长裤,头发花白而簇立,腰直背挺,走路足下生风。再看他花镜底下目光灼灼,腕上手表“吱吱”转动,说起话来伶牙俐齿,吐字珠圆玉润。伯父洒脱而重情,出院门伸双手迎接贵客。一交谈即见真知,一接触就识学养。莫非伯父真乃一方硕儒?乡里贤达?伯父自谦,说农民出身,只是忠厚教子。有十亩薄田,七十余岁尚勠力亲耕,园中菜蔬品类齐全,儿女贴补孝顺,四季温饱,连年有余。伯父大屋三间,客厅老柜三件,柜锁五面,辽宁地图、江山多娇画、“梅兰竹菊”四君子镜框悬于墙壁左右,壁挂电视、插卡收音机、地球仪一尊、口琴一把置于习字桌旁。窗明几净,居室不染纤尘,器物规矩,置放井井有条。晓辉兄说伯父确是识文断字,为人刚正,教育子女异常严谨,故全家无一人善饮酒、搓麻。
文氏府宅宽敞利落。镂空铁门,红砖铺地,花墙围园。石筑大房坚固敦实,小棚谷料丰盈;檐下玉米囤尖顶浑圆、饱满鼓撑;檐下砖瓦罐培土、花香阵阵;园里酱缸味儿浓,葱果青长。文氏祖宅于今六十年矣,房前屋后松鹤镌刻、佳联铸贴、福字缀镶,古色古香古韵俱存!当年全村劳力帮工筑就,用油条豆浆吃喝犒赏,好不快活!
文府家宴仅主食就有五种:煎豆包、菜饼子、小米绿豆粥、高粱米水饭、鏊子摊煎饼,副食有凉拌良图沟泥鳅、绿韭菜炒土鸡蛋、小葱拌豆腐、蒜泥猪头肉等,席间再听晓辉兄三言两语,说“朝阳小米关外出名”,说“丁香开过绣线菊赶趟儿”。吃得我满口生香,听得我畅快淋漓。
晓辉兄喜读古书,喜品古字,喜听古乐。笔下文章皆有清明上河图之妙,皆含东京梦华录之雅趣。文如其人,人如其家。敦厚淳朴的家风孕育大气雍容的文化,诗书礼仪的教化熏陶文雅高洁的品格。
书香门第,耕读之家,大而盛之,盛则华矣!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