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高校采购电子报 >> 首创AI辅助小额零星采购合同智能审核

首创AI辅助小额零星采购合同智能审核

栏目: 高校采购,电子报 时间:2025-07-28 11:40:3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首创AI辅助小额零星采购合同智能审核

陕西师范大学引领高校采购管理数智化变革

本报讯 陕西师范大学近日上线全国高校首个AI辅助小额零星采购合同智能审核应用系统,助力破解传统采购合同审核痛点,为高校采购管理数智化转型提供范例。

2025年是陕西师范大学“拥抱AI,创新奋进”的关键发展年。在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下,该校将AI技术应用作为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的重要抓手。针对学校采购管理中存在的效率瓶颈,采购招标管理办公室聚焦小额零星采购合同审核场景,历时半年完成智能审核应用的研究与落地,成为学校“AI+管理”创新实践的典范项目。

长期以来,学校小额零星采购合同审核面临多重挑战:传统人工审核常因各文件预算金额不一致、必填项缺失、被审核文件关键产品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导致采购人反复修改,沟通成本高、审核效率低下等现象,且人工审核对审核人员业务能力要求高,主观性可能导致标准不一致。据统计,2024年陕西师范大学小额零星采购合同超过半数因材料不符而退回修改。

为此,学校采购招标管理办公室通过梳理上百项审查规则、构建多维度风险识别模型,打造了覆盖“文件解析—交叉核验—风险预警—规则优化”的小额零星采购合同全流程智能审核体系。

该应用主要实现了3大核心功能。一是采购人自审自查。当采购人在合同文稿拟定环节,按要求上传合同审核的相关必要文件后,点击“智能审核”按钮进行智能审核分析,分析结果包含被审核的文件名称、审核项(如采购申报表中的“经费编号”是否为空,经费负责人是否签字确认)、审核结果(如经费编号为空,则审核未通过)等修改建议与结果,采购人根据修改建议与结果可自主完善后再次提交智能审核或下一步流程审核。整个过程可通过AI反复审核,当智能审核全部通过后,实现高质量提交合同相关审核材料,大幅减少流程打回次数。这一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采购人盲目提交、审核岗被动纠错”的模式。

二是审核岗辅助审查。审核经办人同样可借助智能审核功能,完成对合同必要文件的“穿透式”交叉核验,必要文件包括有PDF、Word格式的印刷体,也有手写签名、线下盖章的扫描件。例如,当申报表中预算金额和采购纪要不一致时、合同乙方名称及合同金额与采购纪要中不一致时,AI均会智能预警提示,大幅降低审核经办人比对强度,统一审核标准,减少人为主观误差。

三是创新引入“双向反馈机制”,所有审核节点均可对智能审核的建议结果进行正向或反向评价,通过“评价—分析—优化”的闭环实现模型进化。例如,有审核经办人对“服务合同无验收附件”结果评价“不准确”,并备注“服务合同中填写了清单和验收标准的,视为通过”,平台技术团队收到反馈后即可调整判定逻辑,优化规则。自上线一个月以来,智能审核应用通过3次优化升级,核心审核项识别准确率较上线初期的50%左右提升至80%以上,效果大幅提升。

陕西师范大学小额零星采购合同平均审核周期大幅压缩,审核效率显著提升,退回修改率明显下降,不仅保障了学校采购预算高效执行,更在诸如采购负面清单管理、采购风险预警等痛难点业务场景奠定了AI应用的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AI技术在高校采购管理全流程的应用,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采购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全国高校采购管理数智化转型贡献“师大智慧”。

(任涛)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55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