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专版电子报 >> 为了千千万万贫困百姓的出彩人生

为了千千万万贫困百姓的出彩人生

栏目: 专版,电子报 时间:2021-01-04 20:45:59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为了千千万万贫困百姓的出彩人生

——政府采购助力脱贫攻坚综述

■ 本报记者 戎素梅

刷一刷抖音,更多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走进直播间带货,喜提新“网红”;从北京到南京,政府搭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唱主角的产销对接会场景火爆,通过直观体验了解,预算单位可以放心地“买它!买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扶贫馆上线了,深圳采购扶贫馆上线了,广东采购扶贫馆上线了,“造血式”扶贫模式再升级,力促扶贫农产品品牌化……脱贫攻坚、圆梦小康的路上,有你,有我,也有政府采购忙碌的身影。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党向全世界、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政府采购作为调控宏观经济、落实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场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级各地政府采购部门都将脱贫攻坚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位置,尽锐出战,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战役的圆满完成。

精准施策,夯实制度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同样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

按照精准施策、务求实效的原则,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出台了支持脱贫攻坚的政府采购政策,从财政资金支出源头提出要求,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与预算单位“相遇”。20195月,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鼓励采用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吹响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号角。同年8月,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在201910月底前,建成集“交易、服务、监管”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以下简称“832平台”),实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在线展示、网上交易、物流跟踪、在线支付、产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自2020年起,各级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全面启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这两个规范性文件,奠定了政府采购助力扶贫攻坚的制度根基。

“机关单位、医院、高校等预算单位食堂均有长期稳定的农副产品购买需求,通过稳定、有预期、可持续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采购支持政策,能够激发扶贫内生动力,促进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在“中国政府采购峰会2019”上,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杜强这样阐述政府采购精准扶贫的用意。他同时指出,政府采购支持范围应精确定位于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副产品,切实把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的成效体现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贫困户增收上。实践中,要做好货源组织工作,精准识别贫困地区供应商和产品,提升农副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防止出现“搭便车”现象和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行为,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统筹协作,832平台”彰显超强战斗力

政策好不好,落地才算数。为确保政策实施效果,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协作机制,统筹推进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工作。20191031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第一批贫困县重点扶贫产品供应商名录,涵盖21个省(区、市)319个县,共923家供应商。财政部通过印发通知、建立工作微信群等方式,督促地方预算单位加快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预算份额预留填报工作进度。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三部门还联合开发了“832平台”,将贫困地区带贫能力强、产品质量好、有诚信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与各级预算单位、工会组织、承担定点帮扶任务的企业连接在一起,精准实现产销对接,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这一举措,被专家誉为“互联网+扶贫”的生动诠释。

据了解,832平台”突出公益性,实行“零收费”政策。除了一些代收的通道费、第三方服务费和履约保证金等,平台不向供应商收取入场费、平台使用费等费用,也不向采购单位收取交易服务费。交易模式则包括两种:一种是直购,类似于网络购物;另一种是竞购,采购人发布需求,供需双方约定商品的数量、价格、交付方式等。

20191017日,“832平台”正式上线。到了平台“满月”之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组织相关单位陆续开通预算单位管理账号和采购人交易账号,近7.7万家预算单位、2.7万家采购单位在平台的采购人系统进行了登记,32家采购单位率先下单“尝鲜”。

832平台”上线以来,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在产地认定、质量标准、仓储物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各地财政、扶贫、供销等部门协同配合,全力推进帮扶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作。财政部门组织33万余家预算单位开通平台采购账户,定期通报督导;扶贫部门制定完善的供应商审核机制,先后发布5000多家供应商名单;供销系统组织贫困县的基层供销社开展培训,“一对一”帮扶供应商入驻平台。有了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订单源源不断飞进大山,土特产走出山旮旯,进入大市场。

20201月,“832平台”投入运营阶段,当月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平台开设“保供给、防滞销”活动专区,通过加快产品上架审核、协助物流保障、专项服务采购单位等方式加强产销对接,带动形成消费扶贫热潮。20207月中旬,平台供应商已覆盖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交易额突破10亿元,惠及50多万贫困农户。20209月,作为全国消费扶贫月五大专项活动之一的“扶贫832”销售平台专项推进活动交出亮眼“成绩单”:平台实现交易额19亿元,累计活跃供应商5700多家,活跃采购人超14万个。截至202012 31日,平台交易额突破8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提振了人们对政采扶贫的信心。

通过832平台”,新疆策勒县红枣销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采购单位尝到了这份甜蜜;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太行村的小小花椒变身“摇钱树”,带动百余人就业增收;北京市统计局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一次性采购近12万元的牛肉产品,解决了疫情期间内蒙古察右前旗祥顺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燃眉之急,公司的扶贫车间再次运转……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封封真挚的感谢信,道不尽贫困地区百姓的心曲,诉不完大爱无疆的深情。

闻鼓而进,各地政采人争当扶贫先锋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击鼓催征,军令如山,各地政府采购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精准扶贫战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锐意创新,扎实做好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20201月,深圳采购扶贫馆上线,推动传统的“以购代销”扶贫模式升级为“深度造血”扶贫模式,挖掘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扶贫馆通过定向流量扶持、智能化营销推广等方式,提升扶贫农产品在不同渠道的销售量和产品知名度,力促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化。该馆首批上架扶贫商品200余种,涵盖深圳对口帮扶的9个省份。

在湖北,政府采购注重从“两端”为消费扶贫赋能。在采购需求端,督促有关单位完成在“832平台”上的预算单位管理账号和采购人交易账号注册,科学测算预留份额,加快采购执行进度,货到验收合格后及时付款。在产品供给端,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协调扶贫、供销、工会等部门,做好本地区供应商在“832平台”的注册上线、扶贫产品认定、农副产品货源组织及物流配送等工作。

四川各级财政部门创新方式方法,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工作有序推进。如,建立销售专区,成都市高新区以“零租金”模式,引进精准扶贫企业入驻高新区汇彩园农贸市场,打造消费扶贫间样板,规划独立展销区,设置特色展台,展销大凉山红米等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平台带货直销,南充市嘉陵区农业农村局拍摄短视频,开通抖音进行线上带货直播,推广销售嘉陵柑橘、柠檬约1000多吨。

同样不懈创新的还有北京市财政局。依托832平台”,北京市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平台上线“电商扶贫板块”,开创扶贫产品团购模式,定期推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团购清单。同时,通过“832平台”为北京市级、区级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开设账号,以双创中心集中采购、配送至各预算单位的“集采联销”模式,推进线下采购。

实践表明,将政府采购政策融入脱贫攻坚战,有助于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是高效的带贫益贫财政政策。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绵力齐聚众志成城。就在前不久,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201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然而,正如总书记所言,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政府采购助力脱贫攻坚,应摒弃短线思维,强化政策的持续性,同时主动适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新需求,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实际操作中,还应克服“扶贫第一、程序次之”的观念,遵循法定采购程序,坚持政采扶贫的公平公正。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018期第2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