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电子报 >> 长三角奏响区域政采协同可行性探讨

长三角奏响区域政采协同可行性探讨

栏目: 理论前沿,电子报 时间:2020-07-20 16:58:2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长三角奏响区域政采协同可行性探讨

■ 闫晴

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定位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政府采购作为宏观调控中见微知著的一环,对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长三角地区需以协同为基调,奏响区域政采协同新乐章。

长三角政采协同已迈出第一步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区域政采奠定了协同基调,近期沪浙两地已作出政采协同的初步探索。20206月召开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上海与浙江签订了沪浙政府采购一体化发展框架合作协议,以优化政府采购环境为目标,推进采购制度的共建、采购信息的共享、信用管理的共联、采购结果的共认、监督机制的共施,共同打造广范围、宽领域、高效能的区域一体化采购制度。从长远来看,政采协同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沪浙政府采购一体化发展框架合作协议的签订则属长三角迈出的区域政采协同的第一步。这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开始探索数字化、一体化、优质化、长效化的协同政采模式。

政采协同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一,政采协同降低行政成本。多地政府为完成政采活动积极探索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搭建政采数字化平台。例如,浙江省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筹建浙江政府采购云平台,重庆市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搭建重庆市政府采购云平台。政采数字化平台的搭建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增加行政成本。因而,长三角区域可构建区域政采协同平台,避免各地政府均过度耗资,降低区域整体的政采成本。

第二,政采协同激发市场活力。在政府采购的先例中,本地商家中标属于大概率事件。这降低了外地企业竞标的积极性,导致政府采购活动中常常出现质次价高的商品,也削弱了本地市场竞争活力。长三角构建政采协同体系可释放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政采平台,通过区域内同类产品的甄选、比较、竞争选择出质优价廉的商品,鼓励区域内的商品经营者通过良性竞争增大政采交易机会,激发区域内的市场活力。

第三,政采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采购制度推行多年内,由于部分采购人员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阳光下的交易”出现了“日全食”“月全食”现象,度身招标、暗中陪标、低价竞标、虚假应标、故意流标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降低了政府的社会公信力,也恶化了营商环境。长三角地区可通过推行协同政采扩展合格投标人的范围,提升政采活动的透明度,减少甚至杜绝政采活动中“暗箱操作”的行为,优化区域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长三角可“四手联弹”,奏响政采协同新乐章

第一,建设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协同政采制度。区域协同采购制度的构建是其运行的“指南针”。建议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补充长三角区域协同政采的信息,为政采协同提供基本的方向指引;建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时,将区域协同政采的主体、条件、程序、监管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其中,为长三角协同政采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第二,搭建长三角区域协同政采数字化平台。透明、公开的数字化平台是长三角协同政采的“信息库”。沪苏浙皖四地应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设长三角政府采购云平台,详细展示各种竞标产品的品牌、产地、型号、材质、类型、单位、期限、服务承诺、成交记录、用户评价等信息,确保长三角协同政采活动的竞标公示、信息公开、竞争公平、结果公正,降低政府采购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第三,构建长三角区域政采协同信用管理体系。信用管理是政采投标人行为的“警示灯”。长三角区域应建立起政府采购信息共享制度,协同进行区域政采信息的记录、核实、比较、纠正,形成完善的区域政采信息库;以守信激励与失信惩罚为双翼构建长三角区域的政采信用管理体系,借助已经形成的信息库对投标人的信用状态进行评价与公示,并依据信用度采取差别化的奖惩措施,优化市场主体的信用状态,营造诚信、公正、有序的协同政采环境。

第四,提升对长三角区域协同政采的监督力度。完善的监督体系是区域协同政采活动依法有序进行的“监视器”。长三角区域应在政采数字化平台上公示失信问责措施,为政采双方提供必要的事前警示;运用区域协同政采数字化平台与信息库对政采活动进行全过程监查,减少甚至杜绝违法政采活动;加强对违法政采行为的事后追踪,切实落实对失信政采行为人的惩罚措施并进一步加强监管;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加强对政采活动的监督力度,及时反馈政采活动的失当行为,完善对区域协同政采的监督体系。

(本文系“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税收政策协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社科规划“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专项课题,AHSKC2019D08,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973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