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 >> 政府采购怎样让公众真正信任

政府采购怎样让公众真正信任

栏目: 理论前沿 时间:2014-02-21 19:46:07 发布:测试 分享到:

政府采购怎样让公众真正信任

 

■ 羌建新

政府采购公信力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的问题。通俗地说,公信力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公众认知或者社会公众心理的问题,也由此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事物本身,二是人们的主观认识。因此,政府采购公信力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政府采购确实值得让人信任,二是公众从内心真正信任政府采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采购公信力建设可以说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生命线,如果政府采购难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很难说它的发展能够有什么前途。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也许在全部的政府采购活动中,被曝光的违反政府采购原则和公众利益的案例可能为数不多,但是从社会的心理而言,这些事件已经足以动摇公众信任政府采购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采购要获得广泛的公信力或者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违反政府采购原则和公众利益的事件或案例“只是极少数”显然不够,而必须为零。

在政府采购公信力问题上,政府采购专业或职能部门的认识和社会公众的认知似乎存在着强烈的反差。一方面,专业部门感到委屈,屡屡感到被公众误解;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却认为政府采购“黑幕”重重。从危机应对的角度来看,面对负面事件、面对公众质疑,政府采购行业或职能部门应做的是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从实践来看,政府采购行业或职能部门似乎在政府采购负面事件的危机应对中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是政府采购本身出了问题,就应该勇于承认,而不是遮遮掩掩或羞羞答答的“曲笔”承认或极力辩解,因为公众的质疑不是简单地用“标准不同”、“采购程序而导致的成本”、“售后服务”等泛泛的解释就能够化解的。即使是由于公众误解,政府采购专业或职能部门也应反思为什么会导致公众的误解,特别是不能把公众的误解作为为自身工作存在问题开脱的借口,而无视或者拒绝承认自身工作的问题。因为在社会公共事件中,事物本身存在的问题与社会公众的情绪和认知偏差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的感受绝不仅仅是空穴来风。

政府采购涉及利益相关者,但公信力建设的核心或者首要内容是政府采购人、政府采购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建设。

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一方面,政府采购相关的具体规则安排越来越细、越来越繁琐,针对某些失范采购行为的规则“补丁”越打越多,甚至为此不惜矫枉过正,而导致采购行为的僵硬、不便。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失范采购行为仍然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由此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政府采购信任危机或政府采购缺乏公信力的问题。应该看到,政府采购面临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固然是与政府采购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直接相关,但更重要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政府采购制度据以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制度、基础秩序严重缺失。社会基础秩序的缺失导致了无处不在的机会主义或“败德”行为,这同样也体现在政府采购之中。

因此,为保障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塑造政府采购的公信力,除了加强政府采购本身的制度建设外,应特别重视政府采购的基础秩序建设。在基础秩序的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社会习俗、习惯行为、道德规范、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的作用。因为道德、信仰等社会基础秩序更具有超越性的力量,因此只有加强社会基础秩序建设,形成自觉的诚信文化,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采购制度不被随意“剪裁”,从而杜绝形形色色的政府采购“异化”行为发生。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政府采购公信力。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