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在衣食住用行上打下烙印
ESG在衣食住用行上打下烙印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探会综述
■ 本报记者 吴敏 彭勇琪
近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下称中企研)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北京首钢园召开。本次活动以“全链创新领航 绿色变革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激发中国企业ESG创新行动,推动中国特色ESG体系建设。
在博览会上,记者采访了涉及衣食住用行多家参展企业,对企业ESG创新行动以及推动ESG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采访。
衣:扫码即可追溯衣服来源
走进博览会,记者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名叫宜禾股份有限公司的工装展台。这里展示了各种样式和不同面料的工装。
工作人员蔡晨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特色工装:“这套蓝色工装的面料是天然可降解的。这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乳酸纤维,而它是以玉米、薯类等含淀粉生物质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取高纯度的单分子乳酸(酸奶的成分之一),经聚合制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通过熔融纺丝等加工工艺生产而成,属于类天然纤维。在特定环境(如工业堆肥条件)下可自然降解,减少对环境的长期污染。”
展台还有一款用可回收面料做成的工装吸引了记者。蔡晨解释说:“这套衣服的面料都是通过回收回来的旧衣服,把里面的不同原料提取出来,再重新制成新衣。衣服里面还有1个二维码可以追踪这款衣服的环境足迹。”记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以后,果然显示了这款衣服的各种环境指标:水节省量为16.8L,化学品节省量为278g,碳排放节省量为839g。
据蔡晨介绍,宜禾工装主要供应石油、公检法等行业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如果政府采购引入ESG作为加分项,宜禾非常赞成。因为公司也参与不少政府采购的项目,如果可追溯、可降解面料的服装在政府采购领域带头应用,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于可降解、可追溯服装的接纳程度。”
食: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猪肉受欢迎
博览会上,人气最高的一家展商莫过于中粮家佳康展台了。正值午饭时分,展台工作人员在现场制作的三明治引得观展者排起了长队等待试吃。
“我们这个三明治是用家佳康生产的梅林黑猪肉罐头制作的。这款罐头不仅猪肉含量高,而且猪肉都是可追溯、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即:在ESG方面,以种养循环为主线,构建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闭环管控模式,有效破解长期困扰规模养殖的环保痛点难点,着力打造养殖行业绿色发展新标杆。”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粮家佳康成立于2009年,是中粮集团旗下的全产业链肉类业务平台。公司始终秉持“引领行业安全标准、保障国民肉食安全”的经营理念,打造安全放心、品质高端、健康营养的肉品,让更多消费者“一口就爱上”。
“我们的猪肉通过政府采购程序供应北京市多家公共机构的食堂,如果北京市将ESG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能够扩大到食品供应领域,是非常有利于食品领域的绿色循环发展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住:“好房子”体现节能减排
碳排放大户建筑企业如何节能减排?中国建筑携旗下核心子企业——中建一局精彩亮相博览会,集中展示中建一局旗下中建智地将ESG理念充分融入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的建设实践,深度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为全球“高品质居住”与“可持续发展”融合提供中国方案。
据展台工作人员赵文君介绍,绿色低碳是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的核心理念,更是ESG环境维度的降碳要求。从建材选用到运营管理,中建智地将“低碳节能”贯穿房屋全生命周期,推动“绿色建筑”向“绿色社区”升级。
“比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并优化社区能耗,高性能防水建材与环保装饰材料从源头守护居住安全,高效照明、分区用水、雨水回收系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外墙保温、遮阳系统与可再生能源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全方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赵文君指着展台的展板说。
智慧是“好房子”的创新引擎,也是ESG社会和治理维度的关键载体。“公司以主动智能+无缝交互为核心,将科技融入居住全场景,避免技术堆砌,实现服务于人。全屋智慧系统支持居民自定义照明、空调、家电多场景联动,安防系统与居家布防实时协同,环境监测设备动态反馈温湿度、PM2.5等数据,智慧照明根据自然光照节律自动调节亮度,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生活。”赵文君表示。
用:绿电助力社会绿色转型
近日,北京市公共机构2025年绿电集中带量采购合同签订仪式举行。本次采购聚合了市区两级共196家公共机构,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绿电2.03亿度,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2万吨,相当于停驶燃油车4.42万辆。这是国内首例公共机构公开招标集中带量采购绿电项目在京落地。这一采购开创了绿电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进入公共机构的先例。对于这一案例,博览会上的电力企业如何看?
作为绿电生产企业,京能集团以服务首都为己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2904万千瓦。公司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管理体系,识别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与影响,力求将场站运营对周边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社会绿色转型。
“2024年,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0.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1752.4万吨二氧化碳;推动第三期国补ABS发行工作,基础资产再次获得交易所‘碳中和’认证;环保总投入金额共计2037.9万元。”京能集团展台工作人员徐全斌表示,随着公共机构集中采购绿电的需求逐渐上升,公司希望,北京市绿电采购的经验能够在全国推广,公司也会积极参与公共机构绿电采购项目,为公共机构提供丰富绿电。
行:汽车供应链践行碳达峰
延锋国际是华域汽车旗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产品涉及汽车内饰、汽车座椅、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从产品设计、材料使用、生产流程、能源消耗和废物处理、污染控制,该公司都积极践行ESG理念。
延锋国际可持续发展副总裁王韬介绍,公司可持续产品开发聚焦在三大方向。一是使用可回收材料,二是使用便于拆解的模块化设计,三是融合天然成分。“我们在材料开发方面,将减碳方案与创新解决方案充分结合,已经自主研发了八款不同回收率的新型机械回收塑料离子,包括含有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生物基材料,再生碳纤维材料。在过去2年里,我们在汽车内饰设计中引入了竹的元素,在部分产品在汽车门板方面已经用到竹纤维,在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韵味同时,做到减重17%,减碳排放30%,所以创新应该要突破技术边界,同时驱动可持续未来。”王韬说。
据了解,延锋国际是从2019年开始碳减排工作。在2023年,延锋国际通过SBTI推行碳目标倡议,进行短期目标的公开承诺。2022年,上线了延锋碳排放跟踪系统CETS,用于内部监管,也作为信息披露报告的依据。
随着汽车供应链上的产品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将为汽车全链条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