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采购人如何避免“合规却不满意”的采购

采购人如何避免“合规却不满意”的采购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25-09-19 10:14:5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来自实践】

采购人如何避免“合规却不满意”的采购

■ 黄小洁

近日,某高校公开招标采购一批教学电脑,其中CPU参数设置为“≥Intel Core i7—12700”,并在评分标准中明确“‘★’项不满足的,每一项负偏离扣2分”。最终,一家供应商凭借“Intel Core i5—13500”的CPU配置及综合得分第一中标。从参数的字面形式看,这无疑构成负偏离。

在政府采购实践中,采购人时常面临这种困境:招标文件中明确标示了“★”号的重要技术参数,最终中标产品对于此项却存在“负偏离”。尽管评审过程完全合规,中标结果程序合法合规,但采购人心中难免疑虑:我们追求的是A,为何最终只能接受一个打了折扣的B?面对这个结果,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启动一次深刻、全流程的复盘,精准诊断症结,为提升未来采购质效“对症下药”。

招标文件编制是问题的“总开关”

90%的“合规却不满意”,其根源都埋在招标文件编制阶段。

其一,参数设定是“性能导向”还是“型号锁定”?将“≥Intel Core i7—12700”作为参数,便陷入了“以型号代性能”的形式主义误区。它锁死了一个具体的产品型号,而非产品应达到的性能水平。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将其他品牌同等性能的产品拒之门外,甚至会错失技术更新、性价比更高的换代产品。笔者认为,在设定参数时需要考虑,是需要“Intel Core i7”这个标签,还是需要它所代表的“8个性能核、4.9GHz睿频”的计算能力?采购的真实需求是运行某种特定的大型软件,还是满足日常教学?如果需求是前者,应该直接将性能指标(如核心数、主频、缓存)作为要求,而不是一个容易过时的产品型号。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分析工作场景,将真实需求转化为可衡量的性能指标,如“CPU多核性能评分不低于XX分”“核心/线程数不低于X个”,从而将采购目标从“名称”转变为“能力”标准。

其二,评分标准是否具备足够的“权重与区分度”?“负偏离扣2分”的规定,其力度是否足以捍卫该参数的重要性?假设技术分满分是70分,价格分是30分。一个供应商在CPU上被扣掉2分,但在报价上比其他供应商低了10%。根据价格分的计算公式,这10%的报价优势很可能换来超过2分的价格分,从而在总分上实现反超。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证明我们的评分权重设计不合理,以至于让价格的重要性压倒了我们自认为“重要”的技术参数。

这就证明,评分权重设计失衡,使得价格因素的权重压倒了采购人自认为“至关重要”的技术参数。因此。对于“底线性”参数,应设为“实质性要求”(即“▲”);对于“重要性”参数,则应赋予足够大的扣分权重,确保技术劣势无法被价格优势轻易弥补。

评审过程的合规性是接受结果的“法律底线”

评审专家发现参数不符,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扣2分,其履职行为是完全合规、尽责的。评审专家必须且只能以招标文件为唯一评判依据,这是保障评审公正性的基石。既然招标文件允许负偏离,且评审和计分过程客观准确,那么产生的中标结果就是合法有效的。采购人必须依法依规接受,并与中标人签订合同。任何拒绝或拖延,都可能引发法律风险,损害单位公信力。

构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优化”的闭环

其一,优化需求论证机制。在制定技术参数时,强制推行由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乃至外部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的需求论证会,确保采购需求是性能导向、兼容市场、适度前瞻的,从源头上避免“刻舟求剑”。

其二,科学设计,动态优化评审体系。建立本单位的采购文件模板库,根据项目类型(货物、服务、工程)和预算规模,设计阶梯式的评分权重模型。确保技术、价格、服务等部分的权重能够真实、精确地反映采购的核心目标,让评分标准成为实现“精准采购”的有力工具。

总而言之,面对“合规却不满意”的采购结果,采购人要精准识别自身短板、提升专业化能力,从“名称”转向“实质”,从“形式”回归“需求”。只有通过对采购全链条的深度复盘与持续优化,采购人才能真正做到“厘清边界,精准采购”,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物有所值。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71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