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精准发力推进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新闻第一站
合肥精准发力推进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局持续把政采领域的规范治理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开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以来,立足实际,从机制建设、部门协同、科技赋能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探索专项整治工作实现新突破。
面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采购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代理机构专业能力与行业自律存在短板、监管协同与执法震慑效能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合肥市财政局一方面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筑牢整治工作基础,以“方案引领、节点管控、闭环整改”为核心,扎实推进整治工作落地。结合合肥市采购市场特点明确整治目标、范围与步骤,确保工作部署周密有序;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阶段任务,建立“调度+总结”机制,及时梳理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与典型案例;聚焦整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逐项研究对策,形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整改落实—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保障整治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另一方面,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凝聚整治合力。合肥市财政局健全专项工作协同体系,联合多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职责分工——财政部门负责统筹整治工作、督导下级单位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协助核实虚假检验检测报告、认证证书等线索;公安部门对涉嫌犯罪的串通投标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育、卫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对所属单位的督导,及时移交问题线索并配合联合检查。通过多部门联动机制,从信息共享、联合考核、联合监督检查、案件联动查处、培训交流等5个维度深化协作,构建“事前自查指导、事中联合检查、事后会商整改”的全流程协作模式,形成“综合协调、依法履职、相互配合、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专项整治工作按照自查阶段、书面审查阶段、现场检查阶段、处理处罚阶段有序推进。合肥市财政局联合市公管局并抽调13个县(市、区)、开发区财政局业务骨干,对全市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项目开展交叉互查;对存疑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询、约谈等方式进一步核实取证,及时督促整改,有效规范区域政府采购市场秩序。
此外,充分借助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将科技手段贯穿整治全过程,提升监管精准性与效率。在现场检查阶段,利用开评标系统开展标书雷同性分析、联系人和电话预警,精准识别异常投标痕迹。联动官方平台核验信息真实性。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平台,核查投标企业是否存在虚假合同业绩、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进一步确认投标(响应)文件材料的真实性,从源头防范“虚假投标”风险。
“专项整治的核心目标,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更在于防范未来风险、构建长效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治理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关键在于从制度、技术、责任等多个层面齐发力,推动政府采购领域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合肥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完善全链条制度规范体系,筑牢治理根基,严格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清单,将负面行为纳入预算单位绩效考核。修订政府采购示范文本,新增中小企业权益保障、绿色采购等强制性条款,从源头防范差别歧视条款。建立“一案双查”机制,对查实的违法案件既追究供应商责任,也倒查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履职情况。强化跨部门协同作战,织密监管网络。深化数字化监管革命,打造智慧防线,大力推进智慧监管,深度运用大数据分析、行为预警等数字化手段,聚焦供应商投标和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精准筛查围标串标等疑点线索,以科技信息手段破解政府采购监管难题。压实主体责任闭环,拧紧责任链条,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筑牢能力根基。
(朱玲霞)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