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力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绿色生产力赋能美丽中国建设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环境馆探馆综述
■ 本报记者 吴敏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众多绿色技术和产品获得政府采购青睐,成为推动公共服务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水环境侦察兵”、城市生命线安全的“守卫者”、照明节能之典范……参展企业携拳头绿色产品和尖端绿色技术来到服贸会,期待用绿色生产力赋能地球家园。
水环境的“侦察兵”
服贸会7号馆是环境馆,馆内一则“水环境侦察兵”的宣传语瞬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
“‘水环境侦察兵’是我们公司开发的集成尖端技术的智慧水质监测系统,包含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智慧平台。”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视界)工作人员王黎明指着展位上摆放的展示大屏告诉记者,“这些点位都是我们在北京市多个水体区域安装的智能终端监测设备。”
据了解,为响应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对重要江河湖泊的水质监测与管理,以芯视界水环境监测终端为核心的水环境大数据智慧监管系统,自2018年起,得到了北京市水务局、海淀区水务局、怀柔区水务局、延庆区生态环境局的大范围推广应用。监管者通过在北京市的重要河湖、水库等水域规模化布设水质监测设备,形成高密度水环境监测网络,并建立智能水环境监测动态监管系统,实时掌握北京市河湖水质状况。“这些设备就像‘侦察兵’一样,为精准治污提供助力。”王黎明说。
在关键技术方面,“水环境侦察兵”通过量子点光谱传感器等感知终端,可对复杂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等多项指标进行秒级精准检测。这种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源自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芯视界创始人鲍捷于201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作为纳米级半导体晶体颗粒,量子点具备光谱响应范围广、灵敏度高的特性。这款传感器凭借小型化、便携化的优势,可灵活搭载水质监测浮标、移动检测设备等多种终端设备,是组成“水环境侦察兵”的核心感知单元。
“水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住建部门等是采购和使用芯视界产品的主要需求单位。我们因此成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供应商。此外,我们还是城市智慧大脑的重要力量。”王黎明说,以北京市为例,传统的方式是依靠人工巡查与经验判断,而如今的城市水环境治理实现从“传统人工巡查”到“智能全时监管”的跨越。提质增效的背后是产品感知数据、算法模型分析、驾驶舱平台赋能,显著提升政府治理精准性和应急响应速度。“水环境侦察兵”给出的数据还是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的主要依据。在这个环节中,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决定了上下游地区能否把美丽中国建设落到实处。
城市生命线安全的“守卫者”
承建5000多个项目,守卫城市生命线安全——这句话赫然写在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政通)的展板上。
“我们公司主要致力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智能化、智算中心建设运营以及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服务等核心业务领域。公司的这些核心业务很好地契合了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数字政通展台工作人员朱海峰告诉记者,他们近期相继中标南京、葫芦岛、本溪、鞍山四地项目,项目金额均逾千万元。业务覆盖城市运行管理、海绵城市、CIM+数字孪生等关键领域,守卫城市生命线安全。
“今年,数字政通在助力城市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们公司中标珠海建筑垃圾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项目,以电子联单为核心,构筑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朱海峰说,监管者将利用平台打通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流程监管链条,来加强建筑垃圾转移的监督管理。具体而言,建筑垃圾管理平台首先对建筑工地、消纳场、运输企业、运输车辆及驾驶员的全流程信息进行登记管理。有了基础信息以后,建筑垃圾排放单位通过平台创建电子联单,详细填写建筑垃圾种类、数量等信息;运输单位确认联单内容并补充运输信息;消纳单位对垃圾来源、运输过程及最终处置情况进行核验,并完成闭环确认。系统可自动匹配运输车辆与消纳单位,确保所有建筑垃圾流转可追溯。若发现未登记车辆或未备案消纳场,系统将实时预警,并通知相关单位在正式运输、处理前完成核准手续,从源头防范非法倾倒等违法行为。
道路照明节能之典范
路灯节能在服贸会环境馆有独立的展出区。这个展出区的C位给到了中节能晶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和科技)。
“我们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LED智慧节能照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道路照明节能应用领域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晶和科技工作人员王晨说。
据介绍,晶和科技自主研发了NB-Iot、4G Gat.1等高稳定性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兼容开放性强的城市照明管理平台等全链条软硬件产品,致力于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等模式为城市提供成套智慧照明解决方案以及全流程、全方位的节能改造升级和运营维护服务,具有强大的智慧照明与大规模照明运营管理和智慧城市系统化、集成化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晶和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累计投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50多个,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南昌、广州、银川、杭州、合肥在内的省会及地方40多个城市提供了照明节能升级改造及高价值路灯网络体系建设服务。
“前不久,我们中标广州南沙区道路照明设施设备更新暨节能改造项目并正式开工。”王晨说,此项目是全国道路照明领域规模最大的LED灯具存量改造EMC项目,改造内容包括将5.5万余盏光效为100-140LM/W的老旧灯具替换为新一代高光效LED灯具,并加装单灯控制器、集中控制器,部署搭建智慧照明管理平台。通过单灯远程监控与精准管理,实现灯具一网统管、资产一图统览以及故障精准告警等功能,提升城市照明智慧管控、精细运维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路灯照明服务。“项目完成后,南沙区的道路照明将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夜间行车安全系数与行人出行舒适度,同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为城市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中石油、中海油、北京环卫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内蒙古森工集团等在服贸会上也纷纷展出了最能体现绿色生产力的技术以及解决方案,让大家看到,这些绿色生产力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有力“画笔”。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