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的神秘邮局
【往事】
岁月深处的神秘邮局
■ 朱东明
1980年3月,我们测绘部队的官兵,搭乘那列标志性的绿皮火车,自天津营区启程。一路晃晃悠悠,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时空隧道,整整七天七夜后,终于抵达西北边陲的清水小站。
在清水稍作休整一日后,便要登上一列开往戈壁沙漠的军列。所谓军列,实则是装载军用物资的闷罐子车。想要搭军列的“顺风车”可不容易,上车手续极为严格,没有特别通行证,连靠近都别想,毕竟目的地可是军事禁区——国家保密级别的卫星导弹试验场区。彼时,从清水站通往戈壁沙漠中东风基地场区的铁路线,宛如隐匿于黑夜的秘密,在地图上难寻踪迹。
军列一路哐当前行,走走停停,每到一个固定站点,便卸下一些物资。如此折腾了一天一夜,终于抵达大树里小站,这里是东风基地的通讯观测中心,也是我们测绘部队临时的指挥部。
刚到临时兵营,大伙匆匆扔下行李,全体测绘人员即刻集合。大队首长站在前方,神情严肃地训话:“此次任务,保密是重中之重!具体地点与测绘工作,只字不许对外透露。对上,不能告知父亲;对下,不可让妻儿知晓;对外,务必守好自己的嘴!”
训话临近尾声,队长补充道:“考虑到大家在外时间久,想家在所难免,允许互相通信。但信写好后别封口,统一交由大队政治部审查之后再寄。信封落款就写‘兰州市27支局转测绘队’。”
上世纪80年代初,通讯远不如当下这般便捷,手机、网络遥不可及,远距离交流全依赖书信。电话仅在城市及部分单位配备,像我们农村老家,更是连电话机的影子都难觅。
听闻“兰州市27支局”这般简短的地址,思绪不禁飘回到刚进新兵连的那天。新兵连长将我们集合于操场上,宣布完部队纪律后说道:“大家离家甚远,想家时可写信。地址务必详细书写,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同志,要知道乡邮递员走村串户送信,地址若不详尽,信件便难以送达。”于是,我的第一封家书的邮寄地址,详细写到省、地区、县、区、公社、大队、生产队,足足七个层级后,才安心寄出。
可如今身处巴丹吉林戈壁,大队长给出的竟是如此简短的地址。我满心狐疑,忍不住向身旁战友小声嘀咕:“就这么个地址,家里人写信,咱能收到吗?”一旁的驻地老兵听闻,微笑着解释:“这兰州27支局,可不是兰州市邮政局普通的支局,它离兰州城远着呢,大致位于酒泉市金塔县与内蒙古额济纳旗交界之处。新中国成立后,因保密需求而设立,是专门服务于东风试验基地的军邮局,不能标注具体地点,只能采用邮箱代号。行政上归东风基地军邮局管辖,负责甘肃与内蒙古境内东风基地人员的信件往来。”
原来,这兰州27支局背后竟藏着这般隐秘的故事。听闻不少军人家属因思念心切,照着地址前往兰州市寻找,结果皆是无功而返。
1980年7月,有位在西安读大学的女同学,放假期间专程奔赴兰州寻我。然而,她在兰州大大小小的邮政局问了个遍,却没有一个人知道27支局该怎么走。最终,她气愤不已,坚称我写的是假地址,一股脑儿朝我发泄怒火。自那以后,我每月写给她的信,她一封未回。直到完成测绘任务,回到天津营区后,我又是打电话、又是写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误会化解。
多年后,东风基地解密,普通民众也能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我牵着当年的女同学——如今的妻子,一同踏入东风基地的大门。站在曾经神秘的27支局门口,往昔的种种瞬间涌上心头。
如今,27支局虽已褪去神秘的面纱,但名字并未有太大变动,只是为避免误导,在后面添了“东风”二字。我轻轻抚摸着那略显斑驳的门墙,阳光洒落,将我们的影子拉得悠长,静静地落在这片满载故事的土地上。那些因它而生的误会与波折,在时光的长河中,渐渐化作一种别样的温暖与珍贵。它不仅见证了我感情的起伏变迁,更见证了国家从保密艰难走向自信开放的伟大历程。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