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布5起串通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江西公布5起串通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本报讯 江西省公安厅近日向社会公布5起串通投标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震慑犯罪分子,助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这5起典型案例包括: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为中标寻乌县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二、三标段,组织20余家公司串通报价对该项目进行围标,最终由刘某控制的公司中标,非法获利3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等人为中标新余市公路项目,伙同他人组织多家公司以串通报价的方式进行围标,先后中标8个项目共计4亿元,中标后转卖给他人承建,从中非法获利1500余万元;余某等人组织多家公司串通报价参与九江市九动文化创意产业园(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工程项目投标,最终余某控制的公司以1.5亿元价格中标,非法获利990万元;犯罪嫌疑人汪某、孙某等人为中标余干县国家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净菜及配送服务项目,与招标代理公司相互串通,通过招标代理公司给评标专家打招呼,对参与投标的会昌某公司、成都某公司打高分且压低其他投标公司的分值,最终会昌某公司、成都某公司分别中标该项目A包和B包,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杨某为中标丰城市城乡供水保障工程项目,组织广州某公司等5家公司以串通报价的方式参与投标,最终广州某公司等2家公司中标,非法获利304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江西省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串通投标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涉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串通投标犯罪活动,成功侦破一批大案要案。2025年1—7月,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串通投标犯罪案件95起,破案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8名,追缴违法所得1.38亿余元,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22起。
(宗禾)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