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姜味长
【往事如铅】
岁月如歌姜味长
■ 魏亮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未拆迁之前,在老屋旁种了10来块地的瓜果蔬菜。老屋拆迁之后,母亲住进了小区,问本村未拆迁的亲戚要了一些闲置的土地,种上了时令蔬菜,还跟小区废品店的老板要了几个白色的泡沫箱,提了几桶泥土上楼,在白色泡沫箱内种了葱姜蒜紫苏等蔬菜。
我曾多次劝母亲,不要那么劳累。母亲总是说,人勤病少,坐久了不动,疾病就会找上门,忙忙碌碌有利于身体健康。我深知母亲的个性,既无法说服,只能任由她。
今年初夏,我到母亲那里,只见阳台上的白色泡沫箱内,有一片绿色,叶子呈披针形,母亲告诉我,这叫姜叶子。
这是我第一次见姜叶子,我问母亲,姜开花不?母亲告诉我,不开花吧,反正没见开花呢。大部分人对姜的认识可以说只停留在食材上,知道是百姓餐桌上一道调味料。一般做鱼等有腥味的食材,都要放上姜丝,不但能去腥味,还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然而,姜的意义远不止于厨房的调味。它更像一味温和却有力的药材,悄无声息地融入日常。尤其是那碗看似平常的姜汤,承载着我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经常感冒。而且我怕吃中药,味苦,也不喜欢打吊针,怕痛。我吃饭没胃口,精神状态也不好,奶奶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经常亲自为我熬制姜汤。但我又受不了姜原本的辣,慈祥的奶奶也无奈。后来,她又去找邻居问,知晓姜要跟红糖一起熬,才能祛掉一些辣味。于是,她便一早天不亮,就步行去镇上买红糖,直到晚上才赶回家。在奶奶的改良后,我连续喝了几天姜糖水,感冒症状不见了,吃饭香了,精神也好了不少,奶奶的脸也舒展开来。
直到现在,我患感冒也都是喝姜糖水。
成年后,我查资料才了解,姜根据生长周期,又分为仔姜和老姜,老姜生长周期超过10个月,其外观颜色深黄,肉质较纤维化,味道辛辣,姜汤用的原料便是此。而仔姜生长周期在10个月之内,其形状晶莹如玉,形似手掌,挺拔高挑,颜色白中带黄,嫩芽和茎节鳞片却是紫红色,红白相映,别有一番韵味。它的除腥及除油力胜过紫苏,是调味佐餐之佳品,因其气味芳香,故又被称为香姜。
我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少年时,坐车有晕车的毛病,于是她经常会带上一小盒红色或黄色熟姜片。还别说,口含熟姜,对晕车确有效果。或许是常吃姜的缘故,成年之后,我没有晕车的症状了,于是内心对姜的好感也更加浓烈。
姜是一种平常之物,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意义非凡,它既能赋予食物丰富的鲜美滋味,又具有治病防病的功效。而我对其情感,也从最初的无知,到渐渐产生好感,直至今日,已化作由衷的喜爱。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江新区财政金融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