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电子报 >> 北京财政开展法治调研评估助推政府采购提质增效

北京财政开展法治调研评估助推政府采购提质增效

栏目: 理论前沿,电子报 时间:2023-10-26 19:13:3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一线调研】

北京财政开展法治调研评估助推政府采购提质增效

■ 陈以勇

今年以来,北京市财政局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本部门履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文件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项评估,将其融入主题教育调研活动中,即重点围绕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评估。由北京市财政局法制审核监督人员、政府采购监管执法人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研究人员等内外部力量组成的法治调研评估团队,着眼于政府采购领域推进良法善治、助力改革创新、促进提质增效,以对政府采购全面实施“望闻问切”、加紧破解“急难愁盼”的方式推进调研评估工作,收到了以研促行、以查促改、以评促进、助推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与改革创新全面提速提质提效的实际效果。

一是运用“三法”挖底子,着力推动政府采购支点“强筋壮骨”。北京市财政局重点运用问卷调查、实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在北京市实施情况进行“追根刨底”,累计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供应商、评审专家等重点对象发出调查问卷300余份,并针对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监督管理等工作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多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座谈交流,切实摸清政府采购工作现状。调研评估团队对北京市财政局以转发、自发形式制发的涉及政府采购管理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起底式、拉网式的梳理分析,对市财政局从2003年至2022年以本局名义单独印发的42份政府采购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重点剖析,认为这些符合上位法依据和北京市实际需要的“京版、京味文件”,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共同构成了有力支撑北京市政府采购依法依规运行的“四梁八柱”。在此基础上,调研评估团队研究提出应当抓紧推动政府采购地方立法,以比国家法律法规更加具体、比行政规范性文件更高位阶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使政府采购在北京特色化实践中的依据更充分、支撑更有力、落地更扎实。

二是围绕“三公”看里子,着力推动政府采购亮点“流光溢彩”。北京市财政局密切关注政府采购对首都营商环境及市场主体获得感的直接影响,对政府采购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具体举措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在凸显政府采购公开性方面,市财政局推动从采购预算、采购过程到采购结果全过程信息公开,对拟公开数据信息进行标准规范、格式规范、平台规范,确保政府采购信息及时、有效、真实、公开发布。在凸显政府采购公平性方面,市财政局对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情形进行了清理,明确对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32项禁止行为、供应商6项禁止行为、评审专家4项禁止行为,同时明确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将中小企业采购预留份额提高至40%、将对中小企业资金支付进度提速至15日内、依托确权融资中心平台及“政采贷”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而推动市财政局深入清理影响政府采购公平性的隐性壁垒问题达50个。问卷调查显示,市场主体对政府采购公平性满意率达87.07%。在凸显政府采购公正性方面,市财政局推广涵盖各类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示范文本、运用行政裁决制度处理化解政府采购领域矛盾纠纷、对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考核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以及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问卷调查显示,市场主体认为北京市在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方面的措施和力度较为得当的占88.64%。

三是聚焦“三效”照镜子,着力推动政府采购堵点“活血化瘀”。北京市财政局将直接影响政府采购运行效率、经济效益、政策效果的突出问题作为评估重点,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等多个维度深入查找原因,既梳理分析了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并存影响法律适用及监管体制、政府采购法适用范围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够、当事人在采购活动中的法定权责不对等、对采购需求和结果评价从立法层面规范不够、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的制度性成本仍然偏高等来自顶层设计的瓶颈和掣肘,又具体揭示和推动解决了市财政局在政府采购政策创新突破上“不愿、不敢、不会、不能”、现有监管执法力量“小马拉大车”不能适应“放管服”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对重复发生的诉求及案件开展规律性研究和主动性防范不够等来自主观能动性不足的短板和羁绊,从而打开了从顶层设计和底层支撑方面疏堵解结的新思路和新通道。

四是针对“三变”探路子,着力推动政府采购起点“迭代升级”。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市财政局突出对政府采购如何科学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研究探索。一方面,积极应对环境之变,紧跟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谈判、政府采购法修订、世界银行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等重要工作进程,预研预调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对首都高质量营商环境的有效支撑,积极推动北京市政府采购“研三变、抓三公、提三效”依法监管经验加快跻身于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发展之变,紧盯北京市“四个中心”首都功能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等重大主题,积极争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更大限度地激活和释放了政府采购助力疫情防控、自主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特殊群体等政策功能和政策红利。此外,积极应对需求之变,紧扣贯彻实施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以及首都发展转型中的财政紧平衡特征,把政府采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发挥政府采购对于节约财政资金、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助推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重要作用,围绕“依法采购”“节俭采购”“阳光采购”“带量采购”“直达采购”“绿色采购”等推出了一系列提质增效的新举措。

(作者系北京市财政局法制处处长)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88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