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乡下的年龄和称谓

乡下的年龄和称谓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3-02-20 09:30:2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乡情乡韵】

乡下的年龄和称谓

■ 程晓述

虽然父母早逝,我在乡下老家也没有房子,但自打我来到这个县城工作后,每年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我去乡下大哥家过年。因为我喜欢乡下的那种气氛,想念那种像孩提时代一样,什么都不用操心的快乐和悠闲,还想见到那些深刻在脑海里的熟悉的老面孔。

俗话说,长哥当父,长嫂当娘。自从父母过世后,这么多年来,我们一家子腊月二十九去丈母娘家过小年,腊月三十去乡下大哥家过大年,这规矩雷打不动。

这次回乡过年,和乡人见面,自然少不了寒暄,东拉西扯一番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都会问到一件事:你今年多少岁了?还有几年退休……这与几年前“现在又到了啥岗位”的话题大相径庭,顿时让人唏嘘不已。

城市里面,年龄都是按公历算的。而在我们老家赣东北农村,年龄则是按农历算“虚岁”,也就是说比周岁要大一岁。

对于从政者来说,年龄似乎是个敏感的话题,毕竟年龄是希望,也是界线。但抛开政治生命,年龄其实只是个符号。西方国家闲谈时从来不问人家年龄,认为这属于人家隐私,隐私权是必须要尊重的。但乡人不管这些,他们非常执着于追问人家的年龄,喜欢刨根问底,有的还一厢情愿地攀起“老庚”,完全不理会人家的掩饰和尴尬。在他们看来,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平头百姓,不管你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年龄没有什么好保密的,哪怕你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年龄,理所当然也应该都是按虚岁算的。你说格格不入也好,不解风情也罢,乡人与生俱来的憨厚朴实就像一个放大镜,让所有的隐私和矫情无处遁形。

如果说乡人追问的年龄让人唏嘘和尴尬,那么老家彼此之间的称谓则显得非常有趣。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立了个规矩,对大嫂不能喊“嫂子”,要叫“姐姐”。刚好我大嫂的姐姐也嫁在我们村,所以我管她也叫“姐姐”。而她的丈夫,因为年龄和我父辈差不多,辈分也比我高,我则喊他“叔叔”。他们的大儿子尽管和我是同学,但因为跟我侄子是表兄弟,所以他又跟我侄子一样,喊我“叔叔”。这种称呼看起来辈分乱了,但事实上我们一直就这么叫的。

还有一种称谓也很玄幻。比如我大哥的亲家,我对他的叫法就可能多种多样。第一,我可以像大哥一样,喊他“亲家”;第二,如果他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我也可以喊他“叔叔”;第三,我还可以随着侄孙喊他“外公”,当然不是直接喊“外公”,最为妥帖的就是碰上他来侄子家,就借用侄孙的身份,打一声招呼说“外公来了”。嘿嘿,乡下的称谓就这么神奇。

因为离开老家太久,一些人和事已逐渐模糊,以致在称谓上闹了不少乌龙。比如碰上一个熟人,原本该叫哥哥的,结果叫了叔叔,原本该叫叔叔的,又叫了哥哥。好在人家也不在意,尴尬的只是我自己。

在称谓上,乡人并不死板,相反还非常灵活和随意。比如遇上年龄比自己小的叔叔辈甚至爷爷辈,你可以直呼其名,也可以戏谑式地在他名字后加个“少叔叔”或“少爷爷”,然后彼此哈哈几声,在一番打趣中尴尬氛围便轻松化解。

回乡过年,在烟花和鞭炮的喧嚣声中,在迎来送往的烟火气中,感受乡村的风土人情,感受乡人的淳朴和赤诚,在久违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中,卸下盔甲,回归本真,一切都无需矫情和隐藏。抛开年龄的束缚,放肆地感受岁月静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20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