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高校采购电子报 >> 找准采购风险点 织密织牢防控网

找准采购风险点 织密织牢防控网

栏目: 高校采购,电子报 时间:2022-08-25 19:59:0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培训加油站

编者按:近日,一场干货满满的“头脑风暴”在新疆大学上演,这是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政府采购分会2022年的第一期业务培训及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采购工作者们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重点围绕采购需求管理、信息化建设等话题开展,与会者各抒己见,为下一步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打开了思路。

找准采购风险点 织密织牢防控网

——现行政府采购制度下高校政府采购环节的风险点及防控综述

■ 本报记者 张舒慧

在现行政府采购制度下高校采购环节的风险点有哪些?如何织密织牢高校政府采购风险防控网?怎样在破局解困中提质增效?……近日,一场富有见地、干货满满的“头脑风暴”在新疆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精彩上演。

这是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政府采购分会2022年第一期业务培训及研讨会的现场,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采购工作者们立足本校实际,瞄准问题出对策。随着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一条条看得准、思路清、招数实的“锦囊妙计”为下一步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打开了思路。

理清需求头绪

开好头 起好步

“目前,我们更多地关注采购环节,但今年好几个标招下来,发现前期的预算也应高度重视。”南京大学招标办公室主任戴咏梅以一个学院购买报告厅椅子为例做了分析:学院需求很明确,买中高端的椅子,并详细填写了相应的指标参数,预算是33.8万元。但经供应商报价发现,最低的仅9万元,最高的也只有十几万元,不足预算的一半。经此一事,她认为,在采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预算。

“没错,预算审核是关键。”浙江大学采购中心主任俞欢军十分赞同地说道。

“采购难是因为预算不够精细化。在采购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无政府采购支出预算、预算不够、采购项目预算阶段未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及未预留份额等,归根结底都是预算不够精细化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采购招标办公室副主任任涛表示,为此,前不久他们学校专门设立了预算委员会,试图从源头上解决采购难的问题。

来自中山大学的高校政府采购分会咨询专家李达亮认为,要把握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契机,才能更好地提质增效。

西南交通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冯涛认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意在帮助采购人防范风险,但具体风险防控工作内容超出学校采购部门自身的职责范围,需要参与采购流程的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协作与沟通机制。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对于控制价50万元以上的工程采购项目,在建设部门编制工程量清单和图纸后,由审计部门先行审核招标控制价和其他重要条款,“拧干水分”后再开展采购,从源头上加强采购需求管理。

“我们学校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最迟在采购意向公开后,要把需求调查的内容在网上公布,由供应商对内容提出建议,避免直接将招标文件发布引起大量质疑投诉。”中山大学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科长郑友旭说。

“因为用户编制采购需求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采购需求高于实际需要,采购包划分不科学不合理,技术要求存在倾向性等,所以想要防范风险,采购需求审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国海洋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主任魏军认为,这一关做得好,就可以大大降低采购失败、高价采购、质疑投诉风险。为此,中国海洋大学对于大项目、重点项目建立了会议审查机制。审查会议由分管采购工作的校领导主持召开,成员包括采购、财务、监察、校长办公室(法律顾问室)、业务等部门的负责人、用户单位相关人员以及技术专家,共同对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进行审查。

东北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振表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风险控制应适当前移。一是可以考虑在招标文件提交后,请专家对技术参数进行审核,也可以适当考虑将需求参数公开征求意见。二是出台制度应切实可行,在符合上位法的前提下还要符合本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让制度落地。三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制订统一的采购信息公布模版,建立统一的采购信息发布平台,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强化社会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采购氛围。

落实履约验收

结好尾 收好官

“在履约验收环节,尤其是对工程和服务的验收,很难量化。”西安交通大学采购与招标办公室主任唐飞表示,要在前端加大对采购人的约束,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同时,自上而下地让学校对采购部门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落实采购项目的履约验收工作。

“但目前,很多高校采购部门都不涉及采购的履约验收工作。”吉林大学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主任史成刚谈到,“希望以落实需求管理相关要求为契机,采购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加强与资产、后勤等职能部门的配合,促进采购管理向后端延伸。”

南开大学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长利建议,为了保证采购部门高效运作,有必要对高校采购全流程岗位职责进行划分,结好验收之尾。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政府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主任王振成和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德生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制度先行对“结好尾”的重要性。对于纳入法律法规层面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对于未纳入政策中的问题,学校应出台相应的制度,让采购部门有规可依,为履约验收保驾护航。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吕志刚认为,信息化建设是让采购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对于采购项目“开好头、收好官”大有裨益。他介绍了清华大学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的情况,如采购申请、招标代理线上委托和结果反馈、合同管理在线审批流转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设备采购、使用、处置的动态全过程闭环管理及全流程留痕、监督。

关键在于内控

把好门 管好人

“风险不应只关注防范,核心是控制。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补救,都属于风险管理的内容。如何避免‘黑天鹅’或是‘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关键在于内控。”大连理工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于青认为,目前来看,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点往往存在于采购前的预算编制、需求制定以及采购后的履约验收环节。采购中期的工作各高校采购部门基本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但采购业务的任务链很长,涉及财务、业务、采购等多部门协作。要想控制采购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不能只看采购部门。提出需求的业务部门和负责履约验收的使用部门都是风险控制应重点关注的。要想控制风险,必须把各相关部门的操作界面划分清、管理权限定位准、执行风险管控好,才能避免出现风险控制主体不匹配、风险控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的确,站在采购的‘坑’里,学校面临政策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廉洁风险。国家法律法规对采购人权责进行了约定,这些责任不只是采购部门而是整个学校的。从学校层面到各个部门,都有必要建立内控制度,将权责划分清楚,后面做起事来才会游刃有余。”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主任金晶表示,武汉大学的做法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立负面清单,指导各部门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二是聘任法律顾问,对接采购业务遇到的法律难题;三是内设监督机构,做好采购业务职能监督工作;四是压实主体责任,明确“有权必有责,权责须对等”。

“要把内控做好,先得把人管住,因为很多风险最后可能是人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招投标与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杨升荣认为。

此话一出,得到西南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主任高岩、深圳大学招投标管理中心主任陈俊弛等人的认同。陈俊弛还建议,要定期对各个层面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中层干部、具体采购经办人等。

华南理工大学招标中心主任王飞雁表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采购队伍对营造风清气正的采购环境十分重要,采购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才能切实有效地监管代理机构。当前,代理机构门槛很低,鱼龙混杂,有些学校由于采购部门人员不足,项目都委托代理采购,可能会引发风险。同时,采购人还要加深对“放管服”的理解,避免理解偏差导致的风险。比如,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存在信息不对称、寻源难度大等困难,限额以下项目多数高校自行组织采购,不建议采购部门一味地“放”,而应大力创新采购方式,做到“放”而“接得住”。

“一方面,采购人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职业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在与用户、代理公司和供应商交流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才能有效防止采购风险;另一方面,采购人还需认真对待质疑投诉,尽量避免投诉事项引发的采购风险。”合肥工业大学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主任游春说。

对于如何管好人,湖南大学招标与采购中心科长彭择令提出两个切入点:一是管好评审专家,二是管好用户代表。

避免“孤岛思维”

聚合力 谋发展

“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得透,建议提得实,这些良言妙策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打开了思路。”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发表总结讲话时指出,把提质增效、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教育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政府采购分会的工作重点。在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高校政府采购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和克服,只有群策群力、交流研讨,才能避免“孤岛思维”而影响采购的质量与效果。同时,要定期进行干部培训,增强干部加强业务学习的意识。“明知道有贼,拿着棍子不敢打,打了以后也打不住,这是目前最令高校采购工作者头疼不已的事。” 马建斌认为,认真吃透政府采购文件政策,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是高校采购工作者避免上述事情发生的有力举措。

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一处处长王东表示,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认真梳理、认真论证、认真吸纳各位代表所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切实转化为推动高校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此外,他还表示,高校政府采购要重点把“人”管好,尤其是终端用户,引导其提出正确的项目需求和准确的项目预算,这样才能使采购部门开展好采购工作。

研讨终有时,学习无止境。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要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真正学深悟透、学懂弄通政府采购各项政策规定,用心用力用情做好高校政府采购工作。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76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