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1-12-02 19:58:33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随感】

■ 王家年

走南闯北之时,我常关注那些旧时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它们都有窗,而每一扇窗都有属于自己平凡的故事,承载着个体生命的欢乐或忧愁。

明清时期的建筑空前发展,在北方的走廊和外墙上,常有造型丰富的小窗点缀其间,粉墙上疏疏落落形态多变的窗洞,活泼而又通透,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南浔寻幽,坐在临河的一座老房子里喝茶,打开木格花窗,窗榫和木槽轻轻转动,“吱嘎”声中,阳光瞬间透过窗格子照射进来,细微的纤尘好似在光束里轻舞。我倚在窗前看风景。窗外杨柳低垂,水汽氤氲,水声哗啦啦地响,一艘小船在河中摇橹而过。

去广州看骑楼,骑楼之窗更是美感十足,双联窗、三联窗,幽长且富有韵律感,辅以形式多样的浮雕窗楣,窗窗如画。

苏杭一带在走廊与外墙上开窗洞颇为盛行,明代计成的《园治》中称为漏明窗。漏明窗之妙在于内外看均可,而景观各异,往往前面刚让你怦然心动,回头看时更意趣无穷。窗的体态优美,更兼独具匠心的点缀,或奇石卓立,或绿树婆娑,或笆蕉几撇,或翠竹数竿,于咫尺间装点出万般风情。

对传统建筑而言,通透是要义,窗便是房屋的眼睛。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回廊、花墙,处处通透,还有那漏窗比比皆是。窗景中显现的树影、花影、假山,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移步换景的效果。

王维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客居孟津多年,起了乡思。苏轼在《江城子》里也写道:“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小小的轩窗里,词人与往昔美好相遇。这一扇窗,也成了思亲感伤的象征。

丰子恺有漫画《雀巢可俯而窥》,一男一女两个孩童站立窗边,观察着窗台下方鸟巢中两只小鸟,相映成趣。画意简明悠远,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的自然和谐。梁实秋说:“窗子就是一个画框,只是中间加些棂子,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通过那扇窗,郑板桥看到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竹子,周敦颐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窗可以观景,小坐窗边可静心想事,自然留下了几多风雅。

窗的文化意象,古代诗人有很多描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这是杜甫眼中窗的景象,实景亦幻景,而“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则以豪迈的心情,揽日月山川于户内。王维“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黄庭坚“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罗虬“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叶令仪“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从这些诗句中,可见不同时期的文人独坐书窗、片云舒展的散淡心境。

明末李渔论“窗”之用,说“莫妙于借景”。

窗能入画,成为众多文人雅士抒情感怀的载体。推掩之间,道不尽的逝水流年。窗既是一种审美符号,又是具有陶冶人性情的文化作品。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有一扇窗,再忙再累,切莫忘了在窗前修篱种菊,因窗里有属于你的风景……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05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