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汽车电子报 >> 新能源车企应尽早建立绿色产业链管理体系

新能源车企应尽早建立绿色产业链管理体系

栏目: 汽车,电子报 时间:2021-09-02 17:52:12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新能源车企应尽早建立绿色产业链管理体系

■ 张泽明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生产持续回暖,在全社会碳中和的努力中,新能源车发展处于关键一环。不过,单纯新能源车以电池替换油气的动力改变,并不能完全解决汽车行业绿色发展问题,必须从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角度理解绿色低碳,才能防止盲目。为此,今年5月底,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四部委下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汽车生产企业应从绿色选材、绿色采购、绿色研发、绿色生产等多方面,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这一最新趋势值得行业和整个社会关注。

技术路线使得新能源车生产环节减碳效果存争议

单纯从生产环节看,新能源车使用电动或者燃料电池替代燃油能极大降低碳排放,这毋庸置疑。但是,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电动或者燃料电池的生产以及报废处理,是否满足低碳要求,已经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争议。

首先,有观点认为,由于目前国内电力有67%都是依靠燃烧煤炭发电来实现供应,如果能源供应结构不变,从全产业链角度看,大规模使用新能源电动车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了碳排放。只有电网里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的时候,使用新能源电动车的碳排放才是真正降了下来。

其次,新能源车废旧电池的回收问题也存在争议。即便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可以在通信基站内提供能源,延长部分使用寿命,但是电池终究需要回收拆解处理。而电池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必须要得到有效处置才能释放到环境中。如果废旧电池回收不利,那么新能源车发展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如果回收后处置技术不升级,也会产生新的碳排放。

最后,有观点认为,单纯算经济账,目前使用的电动车电池成本将很难降下来。因为电池生产需要镍、钴,这些金属元素的需求与价格并不会随着电动车的量产而实现大规模的下降。而目前全世界由于电池需求增长导致的镍钴价格大幅上扬,企业争先布局占有矿产的态势已经比较显著。这些都是发展新能源车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污染引关注

今年4月,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发布《特斯拉:光环之下——新能源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将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到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污染处置问题。该报告根据官方通报统计发现,自2017年以来,有30家疑似特斯拉供应商存在环境违规记录,例如锂电池生产企业造成的水污染、车身结构件生产企业粉尘无组织排放等问题。而今年河南大范围的水灾过后,也有网友反映新能源公交车电池因为水浸报废,面临如何回收处理等问题。

即便在电网端,使用清洁能源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除了传统的风电、水电电网难以大规模储能外,风能发电机组叶片的无害化处理难问题也引起了业界关注。风电发电机组的叶片尺寸巨大,目前世界最大的风电叶片已经长达105米。叶片主体材质主要包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以及轻木等,按照现有回收工艺,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拆解粉碎产生的污染物灰烬有毒。

提前着手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布局是关键

关注到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问题是发展的第一步,目前存在的种种不足并不能减弱发展新能源车的信心,而是要思考新能源车行业如何才能发展得更加理性。

从我国自身条件看,由于能源供应高度依赖石油进口,即便与友好国家建立了相关合作,石油依赖度仍然居高不下,在外国安全环境不够稳定的当下,发展新能源车无疑对降低能源外部依赖,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新能源车对于降低城市污染效果较为显著,城市中心区域低空污染的气体和细微颗粒物中,燃油汽车排放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况且发展新能源车已成为世界共识,中国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跨越新能源车发展这道关口。

只要充分关注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排放问题,就不愁没有办法集中力量解决。例如风电机组的叶片回收,美国已经有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研制热塑性树脂叶片,受热可软化,方便废弃叶片的回收处理与回收循环利用。

关于新能源车电池的污染与成本问题,也有专家提出以甲醇作为储氢原料,由太阳能催化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甲醇,以甲醇生产氢气发展燃料电池车,实现新能源车能源制备的绿色化。

工信部等四部委下发的《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也对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做出了全面指导,从建立回收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强信息公开等四方面做出全面部署,其中要求落实材料标识要求,在保证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等前提下,使用再生原料、安全环保材料,研发推广再生原料检测和利用技术,提升汽车的可回收利用率,建立绿色零部件和绿色供应商评价机制,采用绿色包装,降低汽车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等措施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可实施性。一句话,只要大家充分重视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问题,办法总比问题多。

为推动全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业界纷纷在行动

6月28日,长城汽车正式宣布将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成为国内首家明确碳中和时间表的车企。为达成这一目标,长城汽车计划在2023年打造出首个零碳工厂,并建立汽车产业循环再生体系。

近期,大众、宝马、戴姆勒、保时捷等超10家跨国车企公布了各自的碳中和时间表或减碳计划。其中,大众汽车集团明确表示,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宝马集团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中国工厂的碳中和,力争到2030年与供应商协作实现减排20%;保时捷宣布到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并要求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可持续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实现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囊括了设计、采购、生产、使用、回收及服务等多个环节,是一场系统性的变革。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已经初步建立,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也在逐步推出,政策上已经有了初步引领,随着企业重视度的逐渐提高,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必然可期。

(作者单位:大连海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082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