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2020年中国政府采购高峰论坛 >> 2020峰会特刊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话成绩找差距整装再出发

话成绩找差距整装再出发

栏目: 2020峰会特刊,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20-12-25 09:55:59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话成绩找差距整装再出发

编者按:对于如何打造电子化服务政府采购的“新能力”这样一个课题,近年来各地都有诸多思考和实践。今年,疫情给政府采购带来很多现实压力,倒逼各地加速电子化采购能力的建设。在修法、疫情和深改三重变量叠加之下,电子化采购如何把握好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在日前举办的“2020全国电子化政府采购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采购部门的代表和企业代表们在分享电子化采购经验的同时,也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为改革、优化电子化采购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考。

久久为功 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副主任吴永明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发展政府采购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始建于2007年,期间经历多次升级调整,形成了集项目管理、电子招投标、协议供货、定点采购于一体的业务系统,实现了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操作。

第一,信息服务自动化。2018年,中心研发并上线运行了采购人管理系统。中直机关各采购单位可以依托互联网进行在线委托、签订采购协议、修改采购文件、确认采购结果、查询项目进度。采购人系统上线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电子化。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上点选所需文件,打包后刻录一张光盘即可。今年初,为落实中央巡视整改指出的“部分采购单位出现拆分采购项目以规避政府采购”的问题,中心采取技术手段对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电子商城系统进行限制。对同一品目同一年度采购金额接近采购限额的,系统进行预警,达到采购限额的,自动限制下单,有效避免了采购人再次出现此类问题。服务供应商方面,中心建设了手机端网页,开通了采购中心微信公众号,实现了计算机终端、移动平台、微信公众号自动同步。今年61日,在新上线的供应商系统,供应商只要将采购文件下载、投标文件递交、远程开标解密、采购合同签订、中标通知书领取等常用功能放置在“我的桌面”,就可以通过点击桌面相应模块直接进行操作。

第二,开标解密远程化。今年6月,中心上线了远程开标系统。供应商“足不出户”,即可远程对投标文件进行解密,完成开标过程,实现了“零距离”投标,有效落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要求。远程开标既降低了投标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采用远程开标,项目经办人在办公室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有效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过紧日子”要求。对供应商来说,只需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随时随地可参加投标开标,省去了往返开标场所的交通成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远程开标提高了工作效率。首个采用远程开标的某学院项目,历时仅4分钟即可完成。一些协议定点采购项目,参与供应商数百家,以往需要花费数万元租用大型会议室,仅开标就需要近1天时间,采用远程开标在自己办公室仅用不到1个小时就可顺利完成。远程开标上线半年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了人员聚集,缓解了防控压力。

第三,采购过程透明化。今年,中心在信息系统中开发了采购公告编辑和发布功能,由系统自动调用评审数据,生成固定格式的公告,在公告发布的同时,自动将各项数据及公告正文同步到财政部网站。该功能不仅大大方便了中心工作人员,而且降低了因操作失误导致低级错误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减少了采购活动中的人工干预,避免了廉政风险。中心新一期电子商城有150多家电商入驻,直接对接市场电商的商品库,同步更新,实现了政府采购中标产品市场在售、价格可比、公开透明。采购人使用通过电子采购如同在市场上购物一样方便快捷。同时,中心建立了评审现场三方互评机制。评审结束后,采购人、评审专家、工作人员均需对其余两方进行评价,畅通了评审现场违规行为的反馈渠道。中心还设立了监控室,为监标人员提供评审现场音视频的实时观看,便于纪检监督部门或有关领导对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另外,中心还在网站发布采购信息及投诉举报电话,便于供应商及社会各界对采购结果进行监督。

第四,系统覆盖全面化。近年来,中心以“互联网+政府采购”的理念推动工作开展,陆续开发了非标项目的电子化评审、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系统,大力推行采购项目线上运行。采购中心项目流转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录个人操作日志和终端IP地址。所有行为自动留痕,确保行为可追溯,实现了信息系统对采购流程的“全覆盖”。OA系统、采购人系统、供应商系统、电子评标系统,为中直机关各采购单位、相关供应商、评审专家和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贴心的服务,实现了信息系统对采购各主体服务的“全覆盖”。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垂管系统政府采购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一处处长郭路

税务系统作为垂直管理系统,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政府采购工作有其特殊性。税务总局集中采购中心肩负着组织全系统集中采购目录内产品的采购工作,同时还负有对全系统采购工作的管理职责,这其中也包括了信息化采购管理及建设规划相关内容。

近几年,税收事业高速发展对政府采购提出新要求。政府采购工作一方面要为税收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不间断的日常保障,另一方面也要为金税工程这样的重大项目提供安全、可靠、快捷的物质保障,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来适应当下税收现代化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

同时,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也提出新要求。税务系统通过政府采购使用的资金巨大、资产众多,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和资产尤为重要,依托信息化建设来确保工作、资金资产和人员不出闪失尤为关键。

国税信息化建设目标,一是管好“钱”。税务系统每年的政府采购金额巨大,2019年全系统政府采购金额近137亿元,其中总局机关近20亿元。管好如此巨额的资金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第一个目标就是打通预算、采购、支付各环节,让“资金”这一要素从头至尾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每一笔钱的跟踪、采集、分析。

二是管好“项目”。对项目进行全流程可视化的管理,实现采购进度一目了然,系统采购情况尽在掌握。各个项目都在同一平台。各级部门按照职责开通业务权限,录入、调取或系统自动推送采购相关数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模块对历年来采购项目需求进行比对,校验需求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交叉重叠;采购部门可以通过采购实施模块实现线上制定采购方案、发放采购文件、开展评标活动、签署合同;需求部门可以通过合同执行模块了解项目具体执行情况,接收阶段性验收提示等信息;审计部门可以随时介入开展采购项目审查。

三是服务好“人”。一是采购人,对税务系统各级工作人员,通过信息系统赋予不同职责、不同节点的各级采购工作相关人员不同的查看、操作权限,并明确其职责,进而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采购风险防控体系。二是供应商。通过信息系统记录供应商履约情况,并与纳税信用、中国信用等数据关联,为推荐、选取供应商提供参考。三是评标专家。通过信息系统,建立专家信用档案,为专家选择、选取提供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标,税务系统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规划就是:深入贯彻“以数治税”理念,以服务税收中心工作为主旨,以“监管”体系布局为定位,建立起内外系统纵横联通、工作流程清晰顺畅、岗位职责相互制约、采购事项安全可控的现代化政府采购信息系统。信息化主要任务是建成五大子系统。

一是横向贯通的采购项目系统。打通预算下发、立项审批、采购需求提交、采购方案制定、采购工作实施、合同签订、资产管理、履约验收、合同付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全链条环节。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审计管理等系统有机衔接,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与接口,实现与外部门的互联互通。二是纵向串联的管理系统。以预算数据为抓手,以采购项目为主线,按照四级预算管理级次,打通总局与系统之间逐级管理链条,实现全系统采购工作的电子化分级管理。三是高效规范的评审系统。采购公告及采购文件线上发布,供应商无接触式线上领取采购文件、线上投标,采购人线上组织开标,评委根据电子标书进行线上评审,采购结果线上发布。四是一网打尽的交易系统。在现有税务采购网业务应用基础上,逐步扩大网上采购范围、丰富产品库,优化线上采购功能,稳步提升网上超市采购率。五是可靠完备的数据系统。有效整合系统内、外部数据资源,构建涵盖“财务数据”“项目数据”“采购数据”“交易数据”“外部门数据”全口径的政府采购基础数据库,为规划财政预算、评估支出和采购效能等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


利用电子化平台做好政府采购标准化和价格监测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电采处韩露

近年来,国采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广电子化采购。目前,国采中心有几大系统同时运作,分别是基础平台(即OA系统)和电子招投标系统,其中后者包括远程评标系统。在今年疫情突发情况下,远程评标发挥了突出作用,已经有100余个项目采用远程评标方式进行评审。中心与京东合作新建的综合采购平台也于今年上线,主要用于分散采购限额以下的零散采购。

国采中心是全国最早一批实现电子化采购的集采机构。此前的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均采用了电子化系统。通过多年的运行,中心收到了很多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反馈意见,并整理了目前存在的痛点和难点。2019年,中心经过一整年的筹备、设计和建设,于2020116日上线了全新的综合采购平台,打造专为政采人服务的电子卖场。

在讨论建设方案阶段,中心梳理了各方当事人的诉求。如,在品目的分类上,采购人希望能快速找到需要采购的产品,并判断其是否属于集采目录内。在验收时,采购人想知道验收标准,以判断供应商的产品是否合格。供应商希望能更完整地展示商品,或者了解其代理商是否提供了合格的商品及服务。

国采中心作为集采机构也有很多诉求。比如,如何能确保采购到低于市场平均价的商品。中心此前也探索了多种方式,但是很难确保得到真正合理的市场平均价。此外,国采中心作为平台方希望了解采购人的需求是否得到实现,供应商能否匹配到采购人的需求,如果双方出现纠纷该以什么标准进行评判等问题。

在分析上述问题后,中心发现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因此急需建立标准化的商品库。而建立商品库最关键的就是品目的划分。实际上,集采目录的分类比较简单。例如台式机只备注不包括图形工作站,但其他的详细指标并未说明。中心去年邀请了各主流行业内的厂商进行交流,对于如何把品目划分更详细,请厂商提意见。一方面,品目要贴合集采目录,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市场。目前,国采中心电子卖场具有10个一级品目、35个二级品目和182个三级品目。

接下来,如何制定商品的标准参数?例如一台台式机,需要近60个指标项来描述。在产品分类中,中心要求做下拉框选项,厂商填报参数时只能选择选项而不能手填,这样就能保证产品参数标准化,不会出现不同文字描述同一产品的情况。同时,只有标准化的商品库建立后,国采中心才能以此为基础做进一步工作。

实现标准化后,中心可以在后台根据关键指标项筛选商品,并测算一类商品的合理价格区间。以往中心想直接用政府采购的价格与电商平台做比较,但很难实现。因为同样配置的产品,在不同电商平台上,型号完全不同。另外,有的商品只适用于商用环境,如大型复印机,个人用户并不会购买使用。

现在有了标准化商品库后,中心可以进行同配置产品的价格比较,同时剔除节能环保清单、定制化服务、上门服务等因素,再测算出的价格才是产品真正的政府采购价格。

以往的政府采购交易中,价格管理的难点还在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例如,有的供应商会利用采购人了解的信息有限来进行价格歧视,而中心很难去进行反向追踪。有了标准化商品库后,就可以查到价格差异,并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不正规因素,还是因为采购内容包含服务等。有的采购人习惯把额外的服务放在货物采购项目中。例如同样采购台式机,有的采购人只要求供应商送货上门,那么采购价格仅为产品本身的价格;有的采购人则希望供应商同时提供随时上门的维保服务,这样就会产生较高的采购价格。

2020116日试运行上线以来,电子卖场有效交易金额已超过14亿元,综合采购平台有效交易金额已超过26亿元。


监管全方位覆盖操作全流程电子化

山东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庄良翠

山东省一直注重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支撑。2015年,山东省按照财政部《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的部署和要求,确立“一个标准化体系、两个业务平台、四个基础数据库、八个核心业务子模块”的系统框架,深入梳理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开发上线新版“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基本实现政府采购监管全方位无缝化覆盖、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全过程网络化管理,把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打造成业务的平台、管理的平台和服务的平台。

按照“整体谋划、标准统一、资源共享、规范高效”的原则,山东财政根据财政部统一标准,建设全省统一的评审专家库系统、代理机构库系统、信息公开系统等,实行采购人、采购项目、监管岗位等的编码及规则标准化,为全省信息公开、数据汇聚、决策分析、对外共享,以及集采机构竞争等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合力共为的原则,根据行政级次和隶属关系,从系统中赋予各市财政部门相应监管权限,使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纵向到底,形成统一建设、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格局,形成监管合力。

按照财政管理一体化思路,山东财政将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采购人编制部门预算时,从指标系统中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预算批复后,其预算指标即通过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流程。在完成政府采购活动并签订合同后,采购人即可通过国库支付系统,按照政府采购合同,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目前,山东省已经形成预算-采购-支付财政业务横向一体化的格局,助力构建从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到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新财政管理模式。

山东财政服务各方主体,实现业务管理便捷化。立足“规范执行、优化服务”,将政府采购相关法规制度嵌入系统中,预设标准化流程,每一环节的实现是下一环节启动的前提,使制度执行刚性化。实现了从预算指标申报、建议书备案、项目委托、立项论证、专家抽取、评审结果、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全过程衔接网络化,监管部门、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同平台、无纸化协同办公。

整合数据资源,实现政府采购数据价值化。按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理念,山东财政厅不断挖掘政府采购数据的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方面,强化政府采购数据的内部应用,为管理赋能。为加快政府采购数据的“聚、通、用”,消除政府采购数据“信息孤岛”,拔掉“数据烟囱”,山东财政建设了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数据统计系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并根据工作需要生成分析结果,实现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为全省各级政府采购加强监管、提升服务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注重政府采购数据的外部应用,为发展助力。山东财政厅联合省投融资担保集团和信用金桥公司开发了“山东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与履约保函服务平台”,建立“政府+担保+征信+银行”合作模式,深度挖掘供应商的政府采购业务数据,整合供应商的监管信用、公共信用和主体信用数据,并通过信用服务机构增信、担保机构分险,解决银行惜贷怕贷顾虑,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贵烦问题。


高标准推进建设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

广东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副处长李国培

广东省政府采购系统建设起步较早,自200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已近15年,为政府采购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持。但目前来看,该系统在设计理念、技术架构、业务逻辑等方面已比较落后,难以支撑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日益增长的采购业务,也无法适应当前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对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不能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系统功能体系进行简单的修修补补,需重新设计构建一个全新的、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的政府采购系统,为政府采购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数字财政”的统一部署和规划,按照“全省一张网”的总体要求,广东财政深入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模式在政府采购领域的深度应用,高标准打造一个覆盖省、市、县(区)三级,集监管、交易和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云平台包括一个门户网站、六大子系统和五个基础信息库。一个门户指广东省政府采购网,六大子系统包括监督管理系统、诚信管理系统、项目采购电子交易系统、电子卖场系统、金融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五个基础信息库包括采购人库、供应商库、代理机构库、评审专家库和商品库。

云平台具备计划备案、监督管理、电子评审、信息公开、分析预警、协作共享等主要功能。同时,云平台还具备服务监管智能化、融入财政一体化、数据分析利用集中化、数据分析利用集中化、电子卖场政策导向化等功能。

依托云平台,电子卖场建立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行业馆和支持脱贫攻坚、创新的特色馆,发挥采购政策功能;同时,整合和共享商品、服务等市场供给资源,促进政府采购市场与一般消费市场的有机融合,为供应商提供更多的政府采购市场商机,落实“保市场主体”的政策要求;此外,电子卖场引入第三方运营服务、物流服务、仓储服务和金融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的专业化服务,降低经营成本。依托云平台,电子卖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具有政策导向、可持续发展的政府采购生态循环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生态云平台。

电子卖场包括集采馆、行业馆、特色馆三个场馆和一个网上超市。其中:集采馆主要满足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零星采购需求;行业馆主要满足预算主管单位自行确定的部门集中采购范围内的零星采购需求;特色馆主要是落实脱贫攻坚、创新等政府采购政策;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且限额标准以下的零星采购项目逐步纳入网上超市管理。通过电子卖场系统,实施直购、议价、反拍、竞购、团购等简易采购程序,实现全程“自助式”采购,提升零星采购的便利性。同时,建立标准商品和服务信息库,构建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保障在售商品“市场可买、价格合理”。

目前云平台基本建设完成,预计明年向全省铺开。


云南: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五个一”

云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董兆平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在“互联网+政府采购”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总体可概括为“五个一”。

一是信息公开“一张网”。早在2000年,云南省就率先开通了“云南省政府采购网”,将其作为全省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发布政府采购政策制度、采购信息、监管信息等。“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政府采购网进一步实现了线上开展互动交流、网上信访、意见征集、优化营商环境和常见问题解答等功能,并为16个州(市)分别部署了信息展示页面,有效提升了政府采购各参与主体的用户体验。同时,我省建立了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与采购实施计划关联机制,无计划不得发布;强调采购人的主体责任,采购信息经采购人审核后方能发布;建立信息发布与采购全流程监督预警机制,未按规范发布信息的项目无法开展后续采购流程。在财政部2019年度中国政府采购透明度评估中,云南省排名西部第一、全国第九,并被财政部列为先进典型。

二是管理系统“一体化”。云南省财政厅在全省部署应用了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采购计划备案、方式变更审批、进口产品核准、委托代理、专家选聘抽取、信息公开、合同备案等政府采购业务全程“网上办、不见面”。2020年,我省进一步将政府采购纳入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政府采购与预算管理、国库支付的全口径、一体化管理。

三是评审专家“一个库”。我省建设了包括省级分库和州市分库的云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云平台),实现了对分散在全省各州、市、县、区的专家资源整合并通过评审专家在线抽取实现了对全省评审专家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共用。同时,我省将对评审专家抽取管理的要求等转化为信息系统对评审专家、采购人、代理机构的行为约束。如:统一全省评审专家的申请流程、资格审核、选聘解聘流程和要求,明确自行选定专家的情形,建立异地评审报酬支付的自动判断机制,大大提升了全省评审专家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是政务服务“一网办”。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入库全部通过云南政务服务网线上办理,投诉处理文书实现电子送达,并实现“手机办”“掌上办”。同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精简材料、压缩环节、缩短时限,强化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做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有效率。

五是电子卖场“一平台”。我省2017年与政采云合作共建采购平台。截至11月底,我省政采云电子卖场入驻采购单位24822家,其中有52.7%的单位产生交易;入驻供应商9646家,有31%的商家产生交易;累计交易5.8万笔、交易额14.5亿元,其中网上超市交易额占83.2%。网超直购以其快速、便捷、直接的特点成为采购单位首选的交易方式;节约资金1.29亿元,节资率达8.2%,是线下交易节资率的1.5倍。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便利度

山东省政府采购中心交易部部长张全军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采购中心不断改革创新,在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2019年,采购中心上线运行省本级政府采购网上商城—齐鲁云采商城,今年9月底,完成省域网上商城一体化建设。今年10月,上线运行结构化数据的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这两套系统构成采购中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

统筹规划,山东建立全省统一的齐鲁云采商城。齐鲁云采商城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建设了全省统一的采购人库、供应商库、商品库、价格库,形成了标准的数据规范,提供超市采购、批量采购、定点采购3种模式以及直购和竞价两种交易形式,采购功能完备,多种采购方式可灵活选择。

齐鲁云采商城对入驻供应商实行公开征集、自主申请、承诺入驻、综合评价、动态管理的办法,与过去招标入围相比,不设入围率、入围数量、入围期限,不搞地域限制和差别待遇,简化了入围程序和手续。今年到1-4季度,一共入驻4544家供应商,其中微型企业1209家,小型企业2107家,中小微供应商占比72.9%,入围供应商数量比去年增长了1倍多。

在制度创新方面,采购中心将批量集采和齐鲁云采商城紧密结合,利用商城产品更新及时、价格准的特点,让采购人既可买到心仪的产品,又可享受实惠的价格。

此外,采购中心勇于创新,建设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交易全流程的文件数据“结构化”是政府采购电子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齐鲁云采电子交易系统在规划之初就以结构化数据为基础,制定了标准的需求规范,细化了需求格式、需求内容,并且提供标准接口,完成了结构化数据文件的导入、导出,全流程文件均以格式化数据的方式予以呈现。

该系统有三大特点。

一是电子交易系统向前端延伸,强化采购需求管理。电子交易系统建立采购需求模块,可以积累大量采购需求资料供采购人在编制采购需求时作参考,为采购人编制高质量的采购需求服务。

二是有效提升评审质量。采购中心通过严格规范的程序逻辑,对政府采购全流程进行定义,使系统可以遵循固有逻辑完成关联数据的自动比对、展示和核验等基本工作。建设并初步完善了智能评审应用场景,评审专家的评审也变得“智能”。

三是为有效监管提供更多技术手段。系统实现全流程结构化数据采集以及交易环节全过程全节点可查可溯。历史关联性、标书异常相似、相同经办人、相同项目成员以及相同MAC地址、IP地址等情形,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对围串标行为进行警示。另外,系统还可以更好地规范专家评审工作,专家是否逐项进行了评审、具体评审时间的分配、专家打分的偏离度、偏好度等都可以建立模型,通过系统进行分析,为评判专家评审质量提供手段。

这两个系统的数字化改造,为全流程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为实现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究提供了基础保证,为科学分析政府采购结果、效果,促进政府采购政策落地生效,为政府精准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机构调整背景下的电子化业务流程梳理与技术框架构建

天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周光智

为进一步引入优质电商企业,扩大平台的竞争力,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于今年9月份圆满完成了电商入围备案和延续备案工作。截至备案有效期,共有160家新电商提交入围备案申请,139家通过;122家老电商提交了延续备案申请,122家通过。同时中心依托网上商城平台,实现了物流信息、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电子版验收报告的在线传输功能,从而实现了网上商城全采购流程电子化,做到了采购全程公开透明,过程数据留痕。建设情况如下:

第一,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天津以“互联网+政府采购”为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引入电子签章安全技术,完成网上商城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实现了电商备案入围、在线下单、在线上传和下载电子合同和电子发票等功能,解决了以往需要将纸质发票和合同单独通过二次配送送达采购人的问题,减少了电商企业的运营成本。电商企业还可以实时将物流配送信息同步到商城系统,方便采购当事人进行查看,进一步优化了配送效率。采购活动完成后,电商企业可以通过商城系统,将验收报告直接推送给采购人,并接受采购人给出的评价,从而以极低的成本提高了电商企业的服务质量。

第二,不断完善价格监测机制。为了更好实现中心商城上架商品价格管控,防止出现价格畸高的问题,中心不断优化完善价格监测机制。一是采用全网比价模式,数据采集范围覆盖网上商城集采目录。通过外网抓取数据,将获取价格监测的范围扩大至全国31个地区(包括各省市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及京东、苏宁等主流电商自营店),对台式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壁挂式空调、操作系统软件、复印纸、U盘等,共32个采购品目执行价格监测。在软件方面,中心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签订软件采购合作框架协议,并以其价格为重要比价依据,使商城中软件的采购价格实现全国最低。二是建立内网比价机制,实现价格监测全品目覆盖。针对暂时无法实现全网比价的品目,中心建立了内网比价机制:对于各项参数相同的商品,进行内网比价(商城内部商品),取内网最低价的1+10%(内网浮动率) 作为参考价格,价格不高于此参考价的商品视为通过内网比价。内网比价作为价格监测的补充,对防止价格畸高问题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与协议供货平台联动,实现全平台价格监测一体化。由于协议供货平台上销售的商品品目与商城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中心将现有的协议供货平台成交数据作为比价数据纳入价格监测系统,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商城价格监测的数据库。与此同时,还将商城的比价数据同步到协议供货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协议供货系统对商品价格的控制和管理。

第三,商品数据和比价数据标准化。针对商城商品数据与比价数据的参数存在描述上的差异、电商推送商品型号不准确从而影响比价匹配性等问题,中心网上商城价格监测系统在价格对比之前会先行对商品数据和比价数据进行标准化。一是建立标准化品牌型号库。通过抓取各品牌官网的数据,将各品牌对应的商品型号记录到中心数据库中。当电商向中心推送商品时,系统会先将商品的品牌和型号与标准化品牌型号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若信息不一致,则无法通过价格监测。二是针对不同品目商品的特性分别制定标准化参数。中心针对51个品目进行了标准化制定,在电商推送商品时,系统自动对推送的数据进行校验,若存在参数维护不完整情况,系统将拒绝该商品上架销售。通过校验的商品,系统会从外网比价数据中找出各项参数均相同的商品与其进行比价。


以技术服务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京东零售集团企业业务事业部政府客户部总经理张浩林

今天,采购管理已经进入了智能采购时代。这个时代的发展可以通过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一是懂你,就知道你的想法;二是有温度;三是无界。如何来实现这种状态呢?我认为需要打造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平台,二是场景,三是商品和供应链。这三者要充分融合。

京东是做电子商城起家的,在平台建设能力方面,京东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商城的运营也至关重要。搭建一个网上商城相当于盖商场,一块地上建了一个商场,建完之后就结束了吗?并不是。我们需要思考商场里哪里放超市?哪里放餐厅?哪里放电影院?这些都需要思考。相对应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城除了要设计好商品管理、价格管理还要设计好交易规则等。京东企业业务将大量的京东零售中成熟的运营管理能力、供应商管理能力、质量管控能力以及风控的能力、合规的能力,应用到了我们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的平台上。

说到供应链,今年各行各业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是“不确定性”:上下游响应不确定、市场需求不确定、业务发展不确定……在这海量的不确定中,数字化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策,这一点,在供应链领域尤为突出。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不久前,京东发布全新政府采购技术服务产品——“中采云”,将京东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产品能力以及企业业务落地服务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输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助力企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京东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呢?事实上我们在跟各级政府各级企事业单位合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参与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的公司或者平台,他的技术以及对商城的理解以及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都非常有限。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普遍存在的数字化信息孤岛现象,我们称之为“烟囱丛林”;另一个是技术应用落地难的问题,也就是“空中楼阁”现象。导致这两类问题出现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缺少顶层设计、缺乏协同联通、缺乏运营支撑。

因此,京东愿意将沉淀的能力分享出来,积极担当起社会责任,通过提供覆盖采购全流程的“技术+服务”综合性解决方案,解决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难题。京东企业业务在供应链技术服务领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深耕企业市场7年来,京东企业业务不仅对各行各业的采购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在供应商、技术、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京东企业业务聚焦复工物资采购难及数字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极速打造了“京东慧采SaaS专属采购平台”,为131万企业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物资采购服务,助力一线抗疫和企业复工复产。


携手生态打通服务政府用户最后一公里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解决方案企业大客户部总经理刘学颖

如何更好地服务政府电子化采购,从厂商角度来说,我认为除了提供大家众所周知的优质产品和技术外,还有两个重要方面:根植本土的供应链以及助力政府电子化采购的主力军——中小企业。

进入中国三十多年来,惠普早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分子,根植本土的完善供应链其实是惠普服务好客户的最大优势。目前,惠普全球全年585亿美元的营收中,约有80%是中国智造的贡献。惠普全球最大的打印复印生产基地坐落于中国威海,在当地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领军作用,先后带动了3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威海。惠普在国内新建的湖南岳阳喷墨打印机生产基地也于2020年初量产,在贡献喷墨打印机产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迅速聚集和发展。惠普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则位于重庆,截至今年上半年,惠普重庆工厂已经下线了2.2亿台笔记本电脑。

根植中国多年,惠普利用本土供应链优势更好服务客户的优势,在今年特殊时期被进一步放大。疫情初期,大家只能在家线上学习亦或是在家远程办公,促使打印机需求爆增。一些工厂设立在国外的友商,当地疫情因素仍旧影响其产能。而惠普在中国的打印机、复印机工厂在满足市场突发需求方面起到了非常大作用。同时,惠普还在中国不断深化本地产业链,并积极推进产业链智能化升级。目前惠普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配套系统。为了更好地响应本地化需求,目前惠普在中国还设有惠普创新中心,覆盖电脑、打印、3D数字化生产等各个方面。如今在华销售的激光打印机产品多数都是惠普上海研发中心的研发成果。

从协议供货到批量集中采购再到电子化采购,惠普一直都在积极参与到政府采购模式的变革中,并支持中小企业,打通服务政府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在电子化采购领域,中小企业一直都是主力军,目前惠普在中国拥有大量的渠道合作伙伴,在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惠普多数都是与合作伙伴合作完成。在多种采购模式下,惠普与中小企业展开了广泛合作。

在合作中,惠普以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帮助中小企业伙伴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运营能力,助力其服务好最终客户,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在此次疫情中,惠普观察到很多中小企业经销商伙伴仍受困于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没有能力转型线上,数字化升级也无从谈起。因此,惠普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和包括京东在内的电商合作伙伴一起,帮助中小经销商“入网上云”,完成从传统模式到数字化经营的转型。

作为电子化采购的参与者,惠普确实感受到这一采购模式的便利性以及在提高采购效率方面的优越性。惠普也在不断践行着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严于律己,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完善电子化采购中的一系列工作,如建立完善商品库以及科学价格监控工作等。

总之,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未来惠普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根植中国,积极配合政府的发展策略,加强本土供应链体系,助力中小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好各级政府采购。


(版面文字整理/吴敏 孙冉冉 张明柳 程红琳 摄影/陆恺)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015期第5—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