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一个陌生的来电

一个陌生的来电

栏目: 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19-07-08 19:09:5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政采人在扶贫

一个陌生的来电

——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杜云峰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侧记

■ 本报记者 戎素梅

通讯员风云

“丁零零……”

今年春节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副主任杜云峰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广东汕头的陌生电话。想到平时冷不丁冒出来的广告、推销之类的骚扰电话,不待铃响三声,他就毫不犹豫地挂掉了。没想到这次和以往不同,一次、两次……同一个号码,铃声执著地响起。

按下通话键后,杜云峰还没来得及开口,电话那头,熟悉而热情的乡音就传了过来:“您好!是荆门市财政局采购办的杜主任吗?”

“我是,请问你是?”

“那就好,您总算接我电话了。我是钟祥市柴湖镇西沟村罗大春的儿子小王,我母亲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您打个电话提前拜个年,感谢您对我们家的帮助……”

原来是自己结对帮扶对象罗大春家人打来的电话!拉了一下家常,了解了小王和他母亲的现状,挂断电话后,杜云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参加单位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以来的一幕幕,飞快地闪现在他的眼前。

去年五月,杜云峰从荆门市财政局办公室调任采购办副主任,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接力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市财政局规定,对所有新调整的科级以上干部,由局机关各安排一名结对帮扶贫困户,要求尽快熟悉情况,力所能及地开展帮扶工作。接到任务的第三天,杜云峰和其他几名同事就自掏腰包,购置了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驱车前往80公里之外的柴湖镇西沟村。

路上,在西沟村待了近三年的荆门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队长老裴向他们简要介绍了西沟村和结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该村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8个,村民3441702人,总耕地面积1427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全村90%的农户都是上世纪80年代修丹江水库时来自河南地区的移民。由于耕地少、资源匮乏,全村近1/3的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2015年,全村在册贫困户73235人,其中因病致贫55171人,因残致贫1656人,因灾致贫28人。工作队驻村三年,先后投入近3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大力支持该村兴建光伏电站,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农业等。截至2018年年底,全村73235人全部脱贫,与2015年相比,人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村里仍有38110人属政策兜底脱贫,全靠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他们争取五保、低保、养老、大病救助等扶持政策,脱贫的基础不稳固,随时都有返贫返困的可能,而这38户都是市财政局科级以上干部重点结对帮扶对象。

罗大春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兜底脱贫。罗大春的老伴多年前因癌症花光了家中的积蓄,欠了十多万元债务后撒手人寰。罗大春本人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视力、听力都很差,长期服药,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两个儿子一成年就外出打工。

在低保、养老、大病救助等政策帮助下,罗大春的基本生活和药物有了保障,家庭负担逐步减轻,两个儿子没了后顾之忧,全力在外打拼,几年来,家里的外债已基本还清,还逐渐有了一定积蓄,大儿子也已结婚生子,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到了村里,来不及参观驻村工作队筹资修建的通组公路、垃圾分类处理站、党员活动室、光伏电站和几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杜云峰就拎着一袋米、一壶油、一提水果,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了罗大春的家门。她家刚从半土半砖的危房搬到新修建的砖瓦房,虽然宽敞明亮,但家徒四壁,除了一台破旧的电风扇和电视机,看不到其他任何家用电器。简单的饭桌又兼用作茶几,上面凌乱地摆满了盒装、袋装、瓶装等一大堆药物。刚过六十岁的罗大春,看着却像是七十有余,面色蜡黄,满脸病容,加上她听力不好,交流起来十分费力,时不时还要靠村干部在旁边作翻译。可能是第一次交流,罗大春的话很少,嘴里反复念叨的,就是对党的感谢,对驻村工作队的感谢……

之后,杜云峰又陆续去过她家三次,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春节前的那一次。可能是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要回家过年了,马上就能看到大孙子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罗大春的气色好了很多,话也多了不少。她拉着杜云峰的手,指着一大推还没来得及拆封的包裹一一介绍:“这是我大儿子刚刚快递回来的彩电、热水壶、电暖炉。”“这是我小儿子给我买的保暖衣、棉裤。”临走前,她从屋外挂着鸡鸭鱼肉的腊货架上,取下两只熏鸡硬往杜云峰的手里塞。杜云峰一边阻拦,一边塞给她单位发放的500元春节慰问金,迅速离开了。

十天之后,杜云峰收到了罗大春儿子打来的问候电话,不由得思绪万千。他告诉记者,相比扎根一线的驻村工作队员,相比市财政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艰辛和付出,总觉得个人能力有限,所做的实在是太少了,四次走访慰问,没想到淳朴的村民竟然一直记挂在心上,甚至把自己当成了家人,春节前还特意问候一声。但转念一想,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对个人成长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873期第1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