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塬上的窑

塬上的窑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7-10-26 17:00:0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散文】

塬上的窑

■ 春宁

微信朋友圈有人晒游览“地坑院”的照片,儿时家乡塬上“天井窑院”的记忆,一古脑在脑海深处复活过来。

窑洞曾是北方农村较为常见的居住形式,尤其在我们老家豫西的塬上,地势平坦,土厚石少,很适宜挖窑居住。

塬上塬下,相距不过几里,窑与窑却大相径庭。塬下的窑依着塬坡山崖垂直断面,沿面平挖,循着塬坡走势逶迤排开,一溜儿的窑洞参差错落,星星点点如塬坡的眼,夜里亮起闪烁的灯盏,就是落地的银河,别有一番风景。而塬上的窑却风格突变,成了所谓的“天井窑院”,平地垂直掘坑,下挖一二十米,沿坑四周挖窑数孔,配以不同功用的渗井、门洞等,我们塬上人简称“窑院”,也叫地坑院、天井院、地窑等。

窑院的建造看似简单陋笨,其实朴拙精妙,匠心独运,内含诸多讲究和技巧。受中国传统堪舆文化影响,在窑址的选择上,阴阳风水占了一定市场,大家都想选中上风上水、兴家旺业、泽被子孙的好地方。土质好坏也是主要考量指标。塬上的一种白土,也叫白黏土、白坚土,细腻绵实,紧致坚牢,很适合挖窑,不仅结实坚固、干燥美观,还省力省事,新窑洞无需上泥抹光就可直接入住,相当于现在城市楼房的“精装修”了。

基坑挖好后,根据宅院方位构造,确定某一崖面中间位置挖凿主窑,两侧为偏窑。作为居家过日子的农民,自然少不了烧火做饭的厨窑——我们塬上人叫“灶火”、饲养牲口的牲口窑,有石磨、石碾的人家还要打一孔专供安放磨子、碾子的窑洞。渗井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在正对门洞、整个窑院最低的隐蔽处,垂直向下挖一个口小肚大的深坑,坑口用砖石墁券,预留进水口,覆盖厚木板或石板,避免人畜不慎坠落。挖掘渗井一来解决窑院雨雪天排水问题,二来集聚的雨雪水可长时间储存在渗井里,春夏干旱时节有效缓解塬上人的日常用水短缺问题。除一日三餐饮食用水从村里水井汲取,洗菜淘米、洗衣洗脸、饮喂牲口等消耗用水,几乎全靠渗井。大多人家不会将茅厕放在窑院内,而是在窑院上面的开阔地,用土坯或夯土圈起个露天旱厕,既利于窑院内空气清洁,也省去了从窑院向上运粪肥田的麻烦。

门洞、主窑、厨窑的布局是颇为讲究的。如门洞的位置和走向既要方便进出,又必须规避冬季塬上的彻骨寒风和夏季窑院上面的雨水流向,通道多用砖石垒砌成阶梯状,雨雪天上下行走不致滑倒跌伤,门楼多用土坯或砖瓦修筑,起檐立楣,庄重气魄,符合塬上人“穷人富脸面”的生活逻辑。

为防止天长日久窑院四周崖土脱落,大多在窑院的崖垴压种迎春花藤。迎春这种植物皮实泼辣,好活耐旱生长快,在塬上的沟沟坎坎随处可见,颇具塬上人的特质,纯朴得如石如土,也坚韧得如石如土。塬上人给迎春取了个很张扬的名字,叫“雉鸡翎”,就是雄雉鸡那美丽多彩高傲招摇的尾羽,可见塬上人对迎春由衷的喜爱。迎春的压种十分简单,在冬末初春用镰刀杀几枝老迎春花藤,沿窑院崖垴边缘用湿土压紧压实,适当浇一点水。稀稀落落新压下的一溜儿,一个夏天后就会成为郁郁葱葱整整齐齐的一排,第二年就开始葳蕤生发,分枝散叶,两三年后就葱茏一片了,慢慢就从崖垴直垂到窑畔窗口,厚厚实实繁密茂盛,蔚为壮观地将一面窑畔罩成一堵绿墙。

每年塬上的土地从第一缕春风中醒来,迎春花便悄悄鼓起花苞,在坚硬的残雪中探出一个个黄里透红的顽皮尖角,在你不经意的一个夜间张开黄灿灿的笑脸,告诉整个世界,塬上的春天来了。那种素雅淡洁的美,让整个窑院生动活泼起来。夏天里,迎春花早已隐去,蓊郁碧绿的藤会给闷热干燥的窑院带来独有的清凉。冬天百叶凋零,但迎春枝条依然茁壮虬劲、密密匝匝,如一张叠挂在窑院崖垴的藤网。当搓棉扯絮的雪飘飘洒洒落下,这幕网便支起一床雪被,为萧瑟冬季装点出一丝暖意。

塬上的窑院中很少种树,因为树干长出窑院,家中没人时,外人易沿树下到窑院。再者,窑院内就那么一点看得见的天光,大树伸展的枝叶先抢去了阳光,院中便会多一分森湿阴冷,少了温暖和敞亮。

窑洞正上方的平地,塬上人叫“窑垴头”,自然归窑院宅主所有,通常用作晒场,是一家人除田地之外最主要的室外活动和劳作场所,夏秋季最为繁忙。蒸笼似的夏天,收割的麦子一车车从田里拉回来,摊开曝晒。憨实笨重的碌碡一圈圈碾压下去,丰收的喜悦便从一张张沟壑纵横的脸上溢出来。秋季的晒场很是热闹,称得上五彩缤纷,芝麻谷豆、玉米高粱、花生油菜等次第登场。深秋初冬,窑垴头的晒场相对单一,通常走遍一个村子都是统一的模式,白花花一片的红薯片或红薯渣,有点雪后的景象。春季的窑垴头要清静得多,只有偶尔几家晒一晒少得可怜的储粮和谷豆种子,勤快的主妇会瞅一个好天气,将存放的衣被搭出来晾晒,阳光下花花绿绿,别是一种景致。

塬上的窑院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站在院里往上看,手帕大的天空缀着形态各异的云朵,或是延展到无边的纯净的瓦蓝,可能比站在开阔处看更有想象的空间和遐思的意境。

挖掘窑院只是窘迫生活下的无奈之举。如今老家塬上的窑院基本废弃了,许多已经塌陷或被填埋,难觅往日风貌。安居老家的乡亲们多在新批的宅基地或在地坑院的窑垴头盖房,有的还举家迁往了县城。看着曾经盛载太多童年温馨的窑院残破的现状,心中说不清是惋惜还是高兴。

上网查寻地坑院的资料,发现其渊源很是久远。据说天井窑院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有地坑院的雏形,还发掘出了在当时用于挖掘地坑院的较为先进的工具。天井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营造技艺”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来我们豫西的塬上人是如此智慧,还曾引领过一个时代的潮流。在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中,记载了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的所见所闻:“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荥阳以西,就是我们豫西山区了。我心中便很为家乡辉煌的历史和人民的勤劳睿智燃起无边的自豪。20世纪初,德国人伯纲德·鲁道夫斯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地坑院,称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用词之准确,赞扬之发自肺腑,也是登峰造极了,让我这豫西塬上人不自豪都不行。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天井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温床。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我们塬上的窑院蕴藏着浓厚的文明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老家塬上的窑院已成为历史过往,而承载我童年欢娱和乡亲们艰辛岁月的窑院往事,却一直在我记忆的河床潜流奔涌,在血脉深处默默生长,延展着浓浓的乡愁、无限的牵念和对厚重沧桑的塬以及塬上乡亲的无尽祝福。

(作者单位:军委后勤保障部采购管理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09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