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配置方式的选择与路径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配置方式的选择与路径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17-05-15 18:00:5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首届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论坛议题③】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配置方式的选择与路径

嘉宾:

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丁贵桥

国家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  平庆忠

易招标CEO   张利江

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王青春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  易智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招投标交易中心主任  郭树良

主持人: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  李小林

市场化、专业化是交易平台发展方向

主持人:2017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不同类型的资源交易,其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选择使用政府主导建设的交易平台,还是采用市场主体建设的平台。那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否应实行市场化配置?

丁贵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到底是由政府建,还是社会建,这并非一个简单回答是谁的问题。

第一,公共资源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各部门只是作为国家的代理人来进行公共资源的交易活动。根据政策文件,交易部门不能自己定规制、自己交易、自己监督自己。第二,这个交易平台怎么形成?显然,集中交易比分散交易更透明公开,有利于监督管理。第三,集中是不是必须由政府集中?建议先实行政府集中。如果市场条件具备,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再由政府把管理职能、监督职能、仲裁职能等分散的职能承担起来。

易智雄:《关于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指导意见》有好几处提到市场化的问题,如积极稳妥推进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市场化竞争、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平台服务供给。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招标采购违法成本非常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

平庆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目标是市场化、专业化,关键在于互联网和行政监督电子化。也就是说,基于互联网建设全国统一的招投标市场,通过市场化改革,落实主体责任,在信息化条件下对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郭树良: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已明确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具体实施办法。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凝聚社会力量,达成共识,坚定不移地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张利江:我认为,国民经济的效益更多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否要建市场化的交易平台,由市场主体去选择。只要标准定了,规范有了,市场主体或交易双方自己就会有一个结论,而不是别人为他们下结论。

王青春:关于平台谁来建的问题,目前的理想状态是市场化配置。关于平台怎么建的问题,如果说允许第三方来建,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我们采取的是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结合的方式。交易平台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并通过特许经营控制后期收费的一些方式和标准,招投标各方主体的市场体验比较好。

主持人:谢谢各位的发言。换个角度分析,公共资源交易中几乎70%都是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易平台的选择。这个平台应该是非常专业的,而不是钱货两清即可。正因为它有专业化的需求、专业化的服务、个性化的配置,因此,交易平台建设必须走市场化、专业化之路。

借电子化推进交易平台良性发展

主持人:据我所知,广州市一年有近四五千亿元的公共资源交易量。请易主任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做法。

易智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完善基础性工作。第一是统一规则,目前交易规则尚未统一。第二是明确交易流程中的细则。如,公共服务平台要对接交易中心场地系统,对接企业库、信息库、专家管理等系统,这就需要将对接规则和细节确定下来,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交易平台市场化。

主持人:平总提到交易平台的发展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请作进一步说明。

平庆忠:新形势下,电子化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的路径之一。

前几年,几乎所有的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都是分散的,按照各自的标准来建设。自《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发布以来,各地根据电子招标投标的技术规范改造了交易平台,并积极和国家电子招标投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80多个交易平台与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对接。去年下半年起,各交易平台开始向国家公共平台传输数据,目前传送的各类交易数据已超过了500万件,我们也已具备了按照行业、部门、时间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条件。接下来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政监督。相信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经过努力,行政监督电子化的发展也会很快。未来,市场主体、监督部门能够在一个互联互通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中完成交易及监管,招标投标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有望在公开的信息环境中得到改善。

郭树良:第一,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应充分发挥电子服务系统的枢纽作用。横向上,主动与各类专业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对接;纵向上,积极与省级、区域性、国家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对接,打通“信息孤岛”,让信息真正公开共享。第二,重视大数据的综合有效应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可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提供基于行业、地区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专题研究报告。第三,推进其他类公共资源纳入平台,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

王青春:宜宾是通过电子化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在宜宾,通过电子化交易,每年财政少花两亿元以上,投标人少花一千万元以上。同时,通过电子化交易还促进了行业规范。

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宜宾市2017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国家电子招投标的九个试点城市之一。我们要借此契机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的网上监督平台,将社会监督等纳进来,打造在线解答的全透明监督平台,增强平台的公信力,提升用户体验和效果。

另外,针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我还有三点建议。第一,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第二,鼓励基层为行业发展多做贡献。第三,强力消除技术壁垒。

主持人:谢谢大家。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假设明确了交易平台市场化的路径,那么,交易平台既要接受行政部门的监督,又要接受社公众的监督,怎么实现这两重监督呢?我认为,这就要借助“三平台分离”中第二个平台,即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即在公共平台上公开信息、聚合信息,再由聚合的信息产生大数据效应,实现行政部门和全社会共同监督。

(文字/韩馨仪)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65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