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 >> 做真的好的PPP 造福子孙后代

做真的好的PPP 造福子孙后代

栏目: 政采要闻 时间:2015-12-14 20:43:3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做真的好的PPP  造福子孙后代

本报评论员


当前,PPP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全国各地推广PPP项目的积极性很高,据悉,目前各地列入的PPP招商项目已有数万亿的规模,不少地方都开始了PPP项目试点。

我们应该看到,PPP一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围绕它的各种诱惑也会随之而来。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融资平台关掉之后,将PPP作为一个主要的融资和化解债务的渠道来对待,对“PPP不是简单的融资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在运用PPP模式时,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把思想局限在缓解债务压力上,把推广PPP当作又一次‘甩包袱’”这一要求,刻意规避;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大干快上,忽略了PPP项目市场是落地的关键,规范运作才能保障项目真正落地;也不能排除个别干部借推广PPP之机进行权力寻租,不按PPP项目推广的制度安排办事等。

我们还应该看到,PPP项目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生事物,推广PPP会遇到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具有艰巨性和开拓性。我们要做好PPP项目推广的顶层设计和创新制度安排,要逐步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运作队伍,要克服传统项目100%落地的惯性思维,要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实行“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提振社会资本参与的信心,要构建与PPP项目推广相适应的独特文化等。

诱惑和困难的叠加,易使PPP项目的推广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我们才会不厌其烦强调,PPP项目要“高位启动”、科学合理运行,保证每个项目都是真的PPP,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PPP项目时间跨度都较长,有的项目甚至要实施二、三十年,现在这些做PPP项目的同志到那时大都是爷爷奶奶了,那么,项目到底能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恐怕要由我们的子孙后代说了算。在PPP项目推广上,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是一批真的好的PPP项目?还是一批“烂尾楼、豆腐渣”式的PPP项目?倘若我们给子孙留下一些“烂尾楼、豆腐渣”式的PPP项目,他们恐怕也要骂娘了吧,而且传承给他们也不再是法治、诚信的理念和公开、公平、公正文化,造成的遗害怕是无法估量。

从更长远来看,PPP无疑是一项惠泽子孙后代的造福工程,若我们的项目都是真的好的PPP,他们定会交口称赞:“这些泽及我们子孙后代的项目都是爷爷奶奶做下的!”因此,我们要敢于担当,确保每个项目都是真的好的PPP,无愧于子孙,无愧于后代,真正为他们造福。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lei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第532期1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