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前沿 >> 世界风 >> 赵勇:营造政府采购学术氛围(上)

赵勇:营造政府采购学术氛围(上)

栏目: 世界风 时间:2014-02-21 10:52:5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图为合同争议与纠纷解决委员会于201012月举办的座谈会会场。  摄影  赵勇

赵勇: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   

 

对于想学习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制度的人来说,首都华盛顿是最理想的城市之一。除了学历教育和后续教育外,各种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也为学习、研究政府采购营造了极好的学术氛围。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校园是与社会融为一体的,既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与之类似的是,美国政府采购的学术与实践领域之间似乎也没有明显的隔阂,几乎做到了无缝对接。本文主要以规模、重要程度以及参会者的广泛程度为指标,对各类学术活动进行分类介绍。

 

第一个层次是学校举办的学术讲座。政府采购涵盖了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术分工越来越窄、越来越细,比如法律被细分为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政府合同法等等。这种专业细分的负面效应之一是局限了人们的思维,尤其不利于政府采购这种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那么应如何打破专业壁垒呢?记得当年在剑桥大学参观时,学校的人曾半开玩笑地向笔者介绍说,剑桥大学出产了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究其原因,这些诺贝尔奖不是产自图书馆或者实验室,而是产自剑桥大学的咖啡馆!因为每天从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授和学生们都会在这里交流、讨论乃至争论。不同的观点碰撞出了火花,迸发出了智慧的光芒。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可以打破专业的界限,实现跨专业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术讲座一般在午饭或晚饭时间举办,学校免费提供沙拉、比萨、三明治、薯片和软饮料。讲座的特点是有人“讲”、有人“坐”。站着“讲”的人通常是来自其他学校或其他国家的教授。 “坐”着听的人则大多是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学者,通常也会有一些对讲座内容感兴趣的政府官员和学生。笔者原以为,美国人原本就比较客气,再加上现在享受了免费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在交流环节的提问即便不会褒奖有加,至少也是不痛不痒。可出乎意料的是,听众们的提问或评论个个夹枪带棒,丝毫不留情面。更不可思议的是,批评越尖锐,演讲者越表现得感激涕泗。莫非演讲者都是“受虐狂”?后来得知,演讲的内容通常是写到一半或即将出炉的文章,作者需要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征求意见,对论文做最后的修改和提升。换句话说,现在挨的“骂”越多,将来文章发表后受到的表扬才会越多。笔者不由得感叹,在当今社会,能够听到别人面对面的、有建设性的、客观的批评实在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心平气和地享受这种幸运呢?

 

在学校里,笔者听了意大利公共采购机构 Gian Luigi Albano博士的《意大利的协议供货采购》、Degli Studi Di Torino大学Gabriella M. Racca教授的《采购合同的实施》、美国联邦服务总署可持续采购部部长Emile Monette的《绿色政府采购》等学术讲座。这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换一个视角,站在“山外”看政府采购,从而对“庐山真面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个层次是美国律师协会(缩写为ABA)政府合同分会及下属委员会举办的座谈会。ABA是美国全国性的律师组织,成立于1878年,宗旨是改善法学教育、建立和巩固从业管理标准以及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联络。其政府合同法分会是政府采购领域最重要的行业组织,成立以来,在建立和提高政府采购领域的道德操守和职业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按照不同的专业,ABA政府合同分会目前下设了30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会定期举办座谈会,邀请会员和相关人员参加,通常对相关领域重要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法律、政策和法规提出动议、修改方案或实施计划。

 

座谈会的举办地点大都选在比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承办座谈会主要是为了展示自身实力和加强业内的沟通联络,同时培养潜在客户。时间都安排在工作日的中午12点至下午1点半。律师事务所提供的自助餐比学校里的讲座所提供的等级要高一点,口味也稍好。可令人有点不爽的是要收8美元-10美元的餐费(尽管和外面餐馆比起来,这里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照理说律师事务所比学校有钱得多,不应该在乎这点小钱啊。笔者原先以“小人之心”揣度,收钱是怕闲杂人员来“蹭饭”。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来参加座谈会的有很多是政府官员。而美国对公务员建立了很高的廉政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公务员不能接受与公务活动有利益冲突的机构的任何好处,包括礼品、服务、交通、宴请、住宿等。即便在特殊情况下接受好处,一次也不能超过20美元,一年不能超过50美元。此外,即便在额度范围内,公务员出于对自身名誉的珍爱,都会极力和私营企业“划清界限”。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律师事务所不收这10块钱,就不会有政府官员前来赏光了。

 

既然叫座谈会,大家就都“坐”着“谈”,而且是边吃边谈,效率非常高。坐、谈、吃的过程中既有迟到的,也有早退的,还有很多来不了的人用电话连线参会。政府官员参会有3个目的:一是宣讲政策。二是(政府)同行间的交流和联络,不同政府部门从事采购或法律工作的同行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三是了解私营部门的想法,向与会者征求意见。

 

除政府官员、私营律师外,参加座谈会的另一个主要群体是法学院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这是接触社会、结识行业内人员的好机会。他们可以了解到前辈们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关心的问题,并且可以利用会前会后的时间和前辈进行直接的交流。有很多学生通过这种座谈会获得了实习乃至工作机会。

 

各委员会的座谈日程显然事先经过周密安排,不会发生时间冲突。这使得笔者能够有机会在来美国后的4个月内就参加了约20场座谈会,内容涉及知识产权、协议供货、奥巴马政府的采购改革、可持续采购、国际立法、利益冲突、反腐败、国防采购、商业化采购等政府采购的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