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政采工作的加减乘除
联想杯·纪念《政府采购法》颁布10周年有奖征文20
做好政采工作的加减乘除
■ 程庆柏
《政府采购法》实施临近10周年了。10年携手,政采人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后政府采购工作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10年,笔者深感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笔者认为,要继续不断提高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做好“加减乘除”四法。
做好加法,就是要不断丰富完善法规制度。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建设。从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政府采购事业朝着制度化、法制化道路稳步迈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出台与《政府采购法》配套的实施条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要求。采购人单位、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经过十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开展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应该主动总结过去的经验,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整合,使之保持协调一致,避免在实施过程中无所适从甚至发生矛盾与冲突,在加快政府采购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的道路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好减法,就是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限制。政府采购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公开公平公正,这就要求政府采购流程要科学化,门槛设置要合理化,一切从便于社会广泛参与出发。要探索加强采购需求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从编制预算开始,到采购成果应用,要尽可能在各个环节都做到全过程的公开透明。特别是在相关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上,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让全社会都知晓政府采购并使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都有机会参与,不搞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以此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影响力,提高政府采购的执行效率。
做好乘法,就是要加倍放大政府采购的政策性功能效应。推行政府采购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它具备推进反腐倡廉、规范市场经济、调控宏观产业和节约财政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性功能。要科学制定政府采购政策的调控目标、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不断增强政府采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调控职能。加强政府采购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协同配合,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到跟踪问效,做好与已出台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区域政策、财税政策等各项政策的相互协调衔接,真正形成政策合力。尤其要扶持那些需要政策支持的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最终将潜在的公共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目标的实现。
做好除法,就是要去除影响政府采购健康发展的腐败因素。在通过政府采购手段实现规范市场经济、调控宏观经济和推进反腐倡廉的过程中,针对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和发生问题的环节,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排查问题所在,采取源头控制、全程追踪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着重加强事先防范和管理,加强程序控制和有针对性地监督检查。同时,要积极发动多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协调机制,对政府采购方式审批、项目预算、程序组织、合同验收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防止规避政府集中采购行为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法律政策的严肃性。通过对采购执行各环节的全程监管,避免暗箱操作,最终实现阳光采购。
10年再迈新征程。政府采购工作要以新的10年为起点,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政府采购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