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2011年两会特刊 >> 专题区 >> 【两会特刊专题】政府采购与企业发展(4)

【两会特刊专题】政府采购与企业发展(4)

栏目: 专题区 时间:2014-02-21 11:19:1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编者按:近两年自主品牌遇到发展瓶颈,《2012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被视为自主品牌振兴的转机。与自主品牌同样牵动人心的还有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全国两会期间,汽车业内代表、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对上述问题有哪些新的见解?

【企业故事】

借力政采谱写“传祺”

本报记者 梁帅

在近期公示的《2012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中,仅仅上市半年的传祺轿车有4个款型入围。3月1日广汽传祺首款SUV车型——传祺GS5下线,其中的1.8T车型售价22.98万元,专门针对政府采购市场推出,意在挑战长城哈弗SUV的霸主地位。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明确表示,传祺GS5将积极申报《目录》并期望上述2款产品能在政府采购市场取得好的成绩。

丰富产品线提升竞争力

广汽乘用车诞生于2008年。2年后,随着新工厂的竣工,广汽传祺第一款中高级轿车上市了,时值我国汽车产销双超1800万辆。传祺轿车可以说是生逢盛世。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的同时,整个汽车行业陷入了低速增长的泥潭,传祺上市的头一年,也就是2011年,我国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仅为2.45%,为13年来最低。

“屋漏偏逢连雨夜”,车市的整体回落导致自主品牌销量与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42.2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7个百分点。在这种市场的大背景下,广汽传祺以单一车型销售了1.7万辆,未能完成3万辆的销售目标。广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徐育林对此并不讳言。

徐育林认为,去年的失利主要是受车市整体滑落及产品单一的影响。虽然市场大势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可以在自身产品布局上下功夫。

认识到这一点的广汽乘用车开始在产品布局上下功夫。在去年车市整体非常低靡的情况下,SUV这个细分市场保持了20%的高速增长。广汽乘用车洞察了市场先机,适时地推出了SUV车型——传祺GS5。徐育林表示,月销量达到3000-5000辆应该不成问题。坐在他旁边的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笑言:“这个数字保守了。”由此不难看出广汽乘用车对于新产品在困境中积极寻求突破的勇气。广汽乘用车的努力得到了广汽集团的大力支持,吴松曾动情地告诉记者:“如果不是集团支持,单靠乘用车我们可能活不下去,但是既然集团下了决心要做,就必须把自主品牌做起来。”

借力政采树品牌形象

有了逐渐丰富的产品线,如何迅速提升品牌形象呢?众所周知,自主品牌之所以久居合资品牌之下,品牌溢价值低是很重要的原因。早在公元前200多年,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告诉我们“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道理,广汽传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选择从政府采购市场入手,以公车的示范效应带动品牌影响力。

广汽乘用车把借助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提升品牌形象看作是一条发展捷径。关注广汽传祺的人不难发现,广汽传祺的每一款产品都紧跟公车市场的步伐。刚刚公布“双18”的新标准,传祺就推出了1.8升排量的轿车。此次下线的SUV——传祺GS5专门有一款1.8T车型是针对政府采购市场推出的。可以看出,在自主品牌车企中,广汽乘用车对政府采购市场最为关注。

“重视政府采购、但不依赖政府采购”是广汽乘用车在公车市场的发展策略。吴松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政府采购肯定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绝对不会依赖政府采购。因为政府采购在消费市场有指导性意义和示范作用。从情感上来讲,我们希望公务员都坐自主品牌的车。最近公示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以自主品牌为主,我认为,这是国家做出的一个英明决定。这绝对不存在保护落后的说法,全世界都这样,公务员开自己国家的车、用自己国家的车无限光荣。公车新政出台以后,传祺1.8L针对性能、内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充分符合公务车采购需求。传祺GS5下线了,下一步我们努力申报,争取进入公务车领域。自主品牌不能总是依赖政策扶持和帮助。不帮不行,产业早期不能积累,但是帮上瘾了会让人家笑话。我们中国人又勤奋又聪明,只要联合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3月1日,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不仅亲自参与了传祺GS5的下线活动,还对广汽乘用车的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刘志庚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广东将做强做精汽车产业,希望广汽乘用车以传祺GS5下线作为新的起点,让品牌再上一层楼,建设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打造国际化品牌,推动广东汽车产业创新步伐。”

据了解,陈建华的座驾就是传祺轿车。“中国第一个副省级干部坐自主品牌汽车确实不容易,因为你坐,别人不坐不好意思。”吴松对这位父母官的支持非常感激。

目前,在政府采购市场广汽传祺已有4个款型的轿车进入《目录》,刚刚下线的传祺GS5也将积极申报。按照计划,广汽乘用车以后每年将推出1款新车型,不久还将有更多适合政府采购市场的车型推出。凭借优良的品质、借助公车市场的示范作用,我们期待广汽传祺系列车型以自己的发展速度,谱写自主品牌新的传奇。

车改进行时

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制定了公务车采购标准。

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了《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部分中央机关及部分省市进行车改试点。

2011年1月,《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正是发布,明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执行“双18”的新标准。

201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公车治理就此开始。

2011年6月,中央各部委陆续公开“三公费用”,促进了公车经费透明。

2011年11月,工信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

2012年2月,《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发布,412个款型的车辆入围。

【公车改革】

董扬:解读《公务用车选型目录》选车原则

《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已由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征求意见。我是专家组的组长。这几天要求我回答相关问题的媒体朋友特别多,现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统一作答。

问题一:《目录》在选择车型时遵循了哪些原则?

关于选车型的原则,主要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是规格、价格限制。因为是公务用车,花纳税人钱,所以不应奢华,而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了,产品性价比提高了,价格较以往有所下降。其次是为采购、使用、维修的长期稳定,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研发投入,要求产品有完全的工业产权,要求按市场价格申报,要求已稳定批量生产。再其次是按性能价格比列表打分。

问题二:此次《目录》入围的自主品牌较多、合资品牌较少,这是否违背WTO的相关原则?是否存在排斥合资品牌的现象?

政府采购,不受WTO的普惠原则限制。因为政府采购是花纳税人的钱,且政府使用的物品又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等,所以政府采购是不受WTO条款限制的,政府采购可以自行制定规则。本次采购目录确定的原则,符合国际惯例。这一条毋庸赘言,大家只要看看美、日、韩等国的公务用车情况就明白了。

此外,《目录》的制定并不存在排斥自主品牌的问题,虽然合资企业产品入选少,自主品牌入选多,但我们并未将资本属性或品牌技术来源作为选型条件,在我们规定的条件下,所有企业是一视同仁的,而且这期《目录》中并非一家合资企业都没有,郑州日产等合资企业即有产品入围。

问题三:如何正确看待《目录》的出台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我建议大家以平常心看待这件事。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为什么以往政府采购合资企业生产的车多而这次入围的自主品牌多。我认为至少反映出两点;第一,中国政府不保守,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合资企业有超国民待遇,包括给合资企业两免三减半;第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步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又便宜又实用,可以成为公务车市场的主力。

其次,有人怀疑《目录》是否以救自主品牌为目的?我认为不是。第一,自主品牌轿车这两年虽然困难,还没到必须指望政府购买的程度;第二,公务用车市场很小,仅百分之二,影响有限;第三,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千万别因此而松劲,还应努力炼内功;第四,本期《目录》管的是普通的公务用车、通信用车,而真正对市场导向作用大的是省部级领导用车。(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人物观点】

吴松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既然集团下了决心要做,就必须把自主品牌做起来。

王凤英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希望国家能够制定一个更明晰的、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战略路径。

汤玉祥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步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又便宜又实用,可以成为公务车市场的主力。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代表访谈】

汤玉祥:细化校车资金筹措政策

本报记者 吴敏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校车安全被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并被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玉祥今年也带来了关于促进我国校车发展的议案。

汤玉祥表示,近年,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校车事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包括校车标准法规不断完善、校车试点范围扩大等。

但是,当前我国校车发展还面临较多问题,如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购买校车的资金筹措还没有具体政策指引;校车的运营组织还不够专业和科学;校车文化建设和公众意识有待加强等。

针对以上问题,汤玉祥建议:

首先,国家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总体思路上应贯彻落实温总理对校车购买资金的相关指示,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国家对校车的补贴政策和标准应尽快出台,并适时发布对地方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

其次,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

再其次,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技术条件、安全标准出台,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校车优先路权、避让、通行规则等,应尽快落实到相关法律法规中去,促进校车全面发挥价值。

最后,加强推广宣传,普及校车文化。比如通过宣传、媒体及其他活动形式,加强全民的校车安全意识;设置国家“校车日”,建立长效安全教育机制。

王凤英:明晰汽车国际化发展路径

本报记者 梁帅

作为汽车企业界唯一的巾帼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的议案总是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王凤英的议案有3条,涵盖了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加强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及青少年交通安全等方面。

去年,在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长城依然实现营业收入301.41亿元,实现了同比31.13%的高速增长,其中海外市场的贡献非常大。据王凤英介绍,目前,长城汽车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在全球80多个国家建立了营销网络。她今年两会议案的第一条就是“建议明晰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径”,这也是王凤英连续提了3年的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如何让中国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

王凤英告诉记者:“如果说前2年的建议更多地想达成走国际化发展之路的战略共识,那么今年则希望国家能够制定一个更明晰的、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战略路径。”2011年,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行业整体销量增幅不足3%的情况下,汽车出口却实现了49.45%的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其中轿车出口同比增幅达107%,出口整车的平均价格与2010年相比略有上浮。

王凤英认为,尽管当前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但是,目前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还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行业引导,不同企业对国际化的理解、定位、战略目标和行动策略也有较大差异,表现在海外则是各干各的、互相之间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支持。

为此,王凤英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中国汽车整体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统一、有效的行业协调和规范指引,使每家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举措符合我国整体汽车品牌形象的共同利益。

王凤英的另一个议案是建议加强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要从切实有效地提升我国各行业的产品质量入手,借鉴国外政府质量奖励经验,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设立“中国质量奖”,以此激励我国汽车企业不断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此外,作为一位女性代表,青少年交通安全问题牵动着王凤英的心。她表示,要减少和避免各类交通安全事故,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接受完整、有效、多层次的交通安全教育,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能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这也是在我国加速进入汽车社会的同时,保持汽车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保障。王凤英为此提出的建议是:加强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把交通安全教育系统纳入青少年义务教育。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