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出“十四五”生态环境成绩单
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交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全省PM2.5平均浓度较2020年改善23.2%,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17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续两年居全国前三,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3%,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5年获优秀。
5年来,山东纵深推进治污减排,实施三轮“四减四增”行动,12家钢铁企业全部超低排放,978.5万户农村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83条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3.53万个行政村完成环境整治,数量居全国首位。在服务发展上,创新环评“三本台账”,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40%,绿色金融授信达173亿元,非现场执法比例44%,6282家企业享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红利。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1.34亿千瓦,占比超煤电;铁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4年翻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生态保护方面,划定31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出台全国首部省级陆海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黄河三角洲鸟类增至374种,建成3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国家级美丽海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张明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