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B69c9614b96ceb58e4b9a658905fbb5b

江西投入5.7亿元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5年11月04日 第8版 )

江西投入5.7亿元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本报讯 近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召开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闻发布会。会上,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介绍了江西省通过“监测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监测管理制度持续完善。近两年,江西省推动施行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条例,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了“监测、监管、执法、督察”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质量监督管理,累计查处了21起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例并将相关情况对社会公开,同时将涉案机构、人员上报信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为净化生态环境监测市场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监测能力提质增效成效显著。2023年以来,江西全省共投入5.7亿元用于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监测资质和监测业务取得跨越式发展。在监测业务方面,2024年,市县监测机构共出具14063份监测报告,较2022、2023年分别增长7.3倍、1.7倍。监测报告大幅增长的同时,委外监测业务也迅速回流,2025年委外监测报告份数和业务金额,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71.89%和65.15%。监测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既提升了监测人员能力,又节省了财政资金,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经费增效的双重良性循环。

三是“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初步成型。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锚定“全面支撑美丽江西建设”目标,聚焦“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努力实现“美丽江西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目前,全省已初步具备对省级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开展生态变化遥感监测的能力,为生态红线管理、生态问题识别提供数据支持;基本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7到10天精细化预报,为大气污染的精准溯源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监测范围统筹水陆、城乡,监测领域覆盖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指标逐步与国家接轨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保护“摸清底数、掌握动态”奠定了基础。

(付娟)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82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