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
北戴河的秋
■ 王晗
晨光初露时,鸽子窝公园的湿地已铺满碎金。秋风掠过海面,将第一缕阳光剪成千万片鳞光,候鸟的翅膀驮着晨曦掠过碧波,与远处联峰山的彩叶林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便是北戴河的秋,既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浓烈,又有“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清寂。
山间的秋意比海边来得更早。联峰山的黄栌已染上胭脂色,与金黄的银杏、绛红的卫矛交织成天然的调色盘。阳光穿过槭树掌状的叶片,在石阶上投下跳跃的光斑,踩上去便听见“沙沙”的脆响,那是秋天最动听的絮语。偶见枝头悬着灯笼似的柿子,橙红的果实把树枝压得弯弯,让人想起“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箴言,原来苏轼笔下的秋景,在这里日日可见。
秋日的街巷藏着最鲜活的人间烟火。立秋刚过,市集上便飘起新米的清香,主妇们忙着挑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要为家人“贴秋膘”,补回夏日的清减。转角的水果摊最是热闹,掰开的石榴里铺满红宝石般的籽粒,紫莹莹的葡萄挂满竹架,摊主笑着递来刚摘的香瓜:“尝尝!咬秋的瓜,甜到心里头。” 咬下去时汁水四溅,凉意顺着喉咙往下钻,把最后一丝暑气都驱散了。
暮色中的海滨别有一番风情。碧螺塔被夕阳镀上金边,远处的帆影渐渐隐入暮色,只余下归航的渔舟划破水面。海风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袭来,让人陷入 “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岸边的大排档渐次亮起灯,海鲜的香气混着啤酒的泡沫升腾,三五好友围坐畅谈,直到月光铺满海面,才恋恋不舍地踏着满地梧桐叶离去。
秋夜是最宜沉思的时刻。当城市的喧嚣渐歇,独坐窗前可见“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景致。远处传来几声雁鸣,抬头望见它们排着人字掠过夜空,忽然懂得“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乡愁为何而起。月光穿过疏朗的树枝,在地上织就银网,桂树的影子随风轻摇,连呼吸都染上清洌的甜香。
秋日的馈赠不止于美景。在洲顿庄园的田野里,农人们正忙着收割最后的玉米,金黄的穗子在风中点头,仿佛在诉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孩子们提着竹篮采摘桑果,紫红的果汁染透指尖,笑声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掠过挂满果实的山楂树。这样的场景里,每颗果实都饱含阳光的温度,每片落叶都藏着岁月的沉淀。
当最后一片银杏叶飘落在肩头,忽然明白秋天最动人的,是它教会我们从容。正如候鸟懂得适时迁徙,草木知晓顺应时节,人生也该有这样的通透与豁达。漫步在秋日的北戴河,看山海相映,听风过林梢,便懂得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这充满诗意的季节,正以最绚烂的姿态,邀请我们走进自然的轮回,感受生命的丰盈。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