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Eb57c16c0580b84947f3ca94c64939e0

AI“福尔摩斯”上线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5年09月09日 第5版 )

【智慧监管赋能政采】

AI“福尔摩斯”上线

——山东烟台用“智能防线”筑牢“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防护网”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张明柳

  通讯员   李竹新

“以前审查一份200页的招标文件,仅针对歧视性条款的人工筛查就需耗时一整天,且难免存在疏漏。现在通过AI系统,上传文件后短短几分钟,《风险评估识别报告》就能生成。”山东省烟台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科科长于澎告诉记者。于澎描述的这一场景,正是烟台政府采购监管从“纸堆里翻线索”向“智能里找答案”转型的缩影。

2025年“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如何破解传统书面审查“盲区多、发现难、效率低”的痛点,成为各地监管部门的共同难题。烟台市认真学习财政部《2025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对照主要的违规情形,针对歧视性条款、违规收取保证金、围标串标等问题设定了近百项风险监测点,通过AI智能检测技术进行准确识别、智能预警和穿透审查,精准查找“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助力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投标文件“暗箱操作”难藏踪迹

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了AI筛查招标文件的全过程:上传文件后,根据财政部门关于对“限定特定品牌”“设置不合理业绩门槛”等歧视性条款监测要求,系统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照近百个监测清单规则库进行自动扫描。“就像给招标文件做‘CT扫描’,分层分类排查,连标点符号的细微问题都能捕捉到。”于澎介绍,系统会精准列明疑似风险点和需线下核实的重点,让财政部门审查人员告别“大海捞针”式的低效工作。

“不仅能查招标文件的常规问题,投标文件里的‘猫腻’也逃不过AI的‘火眼金睛’。”于澎举例说,对照《工作指引》中关于“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个人编制,或委托同一单位、个人办理投标事宜”的情形,系统设定了项目负责人名字、公司名称和地址、文件雷同一致等监测点。“在专项整治过程中,系统快速精准发现了某一项目中2家的项目经理虽然名字不同,但电话号码一致,还发现包含上述2家企业在内、共有3家企业的技术方案存在80%以上内容高度雷同,从而迅速锁定了围标串标线索。”于澎说。

AI的“过人之处”远不止于此。其中,语义分析功能会比对投标文件中的错别字一致性、公司地址关联性等细节。“检查发现,3家企业投标文件的说明中,同时将‘技术部’错写成‘技术不’,再结合其他方面的问题,初步可推断这3家企业的投标文件可能是同一方或相互串通的多方共同编制,于是将其纳入围标串标线索。”于澎告诉记者,现在投标文件“分钟级扫描”已成常态,“内容、人员、报价、技术”多位一体的验证体系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从“经验判断”到“数据说话”

记者了解到,基于“多维验真”结果,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风险评估识别报告》,构建“问题画像、合规指引、整改建议”三位一体的标准化输出框架。其中,问题画像通过异常文件原文标注、雷同内容及关联企业,实现问题点位的精准溯源;合规指引匹配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规条文,生成“违规类型、法律条款、处罚依据”的合规对照表;整改建议结合历史案例与最佳实践,输出分级整改方案及风险防范建议。

于澎介绍,标准化报告还能筛查出异常高价和异常低价的风险点。系统构建投标报价偏离度模型,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设置异常价格认定比例,对比符合性审查供应商的平均报价自动预警“异常高价”和“异常低价”。对存在故意报高价或低价以保证特定供应商报价具有竞争优势的嫌疑供应商,会被纳入进一步检查范围。

“标准化报告输出,助力‘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模式转型,有效提升监督检查的靶向和效率。”于澎告诉记者。

技术赋能+人工复核

“AI再智能,也离不开人工经验的加持。”烟台市财政局副局长崔运政强调,“我们创新推出‘AI初筛+人工复核’模式,让技术优势与人工智慧形成互补。”

AI筛查环节完成风险初步判定后,审查人员依据《风险评估识别报告》中的证据链,辅助快速完成合规性研判,凭借人工的主观判断、工作经验,弥补AI技术在复杂场景、模糊边界或特殊案例中的局限性,既减少审查中的误判和漏判,又为人工复核提供延伸检查的线索和遵循,为“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双重保障。

例如,按照《工作指引》中关于是否存在“大量技术参数响应负偏离、不提供证明材料或不积极响应采购文件要求的情形,以促成合格供应商符合法定数量”的风险点,烟台市财政部门将供应商设备技术、服务方案响应情况作为重点监测点,通过审查评审专家打分,甄别供应商是否存在“不积极响应”的陪标围标行为。

通过AI系统,烟台市财政局发现某医院的医疗采购项目中,某供应商报价得满分30分,而技术评审满分60分却仅得34分。经人工进一步核查,该供应商确实存在报价极低、资质和业绩不达标等问题。财政部门以此为线索,梳理该供应商近年来参与投标的相关记录,甄别该供应商是否存在陪标围标的情形。“AI负责规模化筛查,人工聚焦复杂场景和模糊边界案例,既提高了效率,又延伸了排查范围。”于澎说,这种协同模式让专项整治既有“科技范儿”,又不失监管力度。

通过AI智能检测技术,结合数据打底、模型驱动、场景适配的创新实践,烟台市打造出“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新范式”。但这只是起点,崔运政透露,下一步,烟台市将持续拓展AI技术功能边界,围绕政府采购全流程监督检查,打造“智能预警、动态分析、决策辅助”三位一体的智慧监管体系,重点推进3方面升级:一是数据维度拓展,接入企业信用数据库、政府采购交易数据等外部数据源,构建多维度风险评估模型;二是场景应用延伸,将AI技术从文件审查向合同履约、供应商绩效评价等环节延伸,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闭环管理;三是协同机制创新,通过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链,打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管链条,形成“智能筛查、线索推送、联合处置”的联动机制,推动烟台市政府采购监管从“传统”向“智慧”转型。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68期第5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