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首次通过技术手段认定投标无效
本报讯 记者付娟 通讯员赖徽棠报道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公布了第一起以平台“技术赋能”发现供应商串通行为并认定其投标无效的案例。
在赣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的某桥梁竞争性磋商采购项目开标过程中,江西省公共资源数智交易平台实时对机器码等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发现“江西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潮州市某建筑公司”投标(响应)文件机器码完全一致。平台将该比对结果实时推送采购代理机构和评审委员会,经商议研判,按规定确认上述公司投标(响应)文件无效,成功阻止了上述供应商的串通投标行为。
据悉,江西省财政厅前不久发布了《关于遏制和打击政府采购领域供应商串通投标行为的通知》,其中明确,采购项目中存在不同供应商电子投标文件的创建标识码信息相同、上传或编制文件的机器码相同等串通投标情形一律认定投标(响 应)文件无效。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政府采购领域串通投标乱象,推动政府采购市场更加公平、透明、规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