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扫描
甘肃庆阳:完成政采评审专家履职评价
本报讯 郑杨报道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财政局对已入库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今年1—5月的履职情况完成了全覆盖评价工作。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专家占比达98.51%,评审专家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得以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评审质量的提升,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提供了有效支撑。
据了解,本次评价按照甘肃省相关文件要求,重点关注存在“连续3个项目被抽取,但均未参加评审活动”“被财政监管部门约谈或警告处罚的”,以及违反文件中规定的项目评价7种情形的专家,并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履职评价标准》对1000余名专家进行了综合评分。经系统核查,15人次专家因“连续3次被抽未参与”被暂停抽取资格3个月;29人次专家存在评审迟到行为,按照出现1次扣10分的标准进行扣分;3名专家因积极参与项目评审论证等,按照“年度参与项目评审在1—10项之间的”加1分的标准,在综合评定中分别加1分。
“此前一些评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缺席、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履职能力亟待提升。但由于政府采购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原因,我们对专家履职难以进行系统精准评价。”庆阳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副主任高晓东表示。
面对这种情况,市县财政部门着力构建起全链条专家管理体系,严格开展评审专家选聘工作,实时掌握辖区内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违法违规情况并依法依规严格处理,及时清理不符合履职要求的专家等。从选聘入库、日常使用和动态管理等三方面严格把关,有效推动全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队伍建设。
“我们还积极推进异地评审,与其他地市共享专家资源,打破评审专家在地域空间上的限制,杜绝评标环节‘本地圈、熟面孔’情况,坚决遏制采购人‘围猎’专家的行为发生。”高晓东强调说。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