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提升交易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本报讯 记者郑杨报道 近日,甘肃省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绿化养护项目以全程“不见面”电子交易方式顺利完成采购,从开标到评审仅用3小时。这是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提升交易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又一成果。
“市场主体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一张网’上完成所有交易事项。” 交易中心综合服务科管小云告诉记者,该中心打造的“一网三平台”(即公共资源交易网、电子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电子监管平台)智能服务体系,聚焦“时间更短”“费用更低”“质效更佳”“审查更严”,用数字化改革跑出营商环境优化“加速度”。
据悉,交易中心实行“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受理服务,工作日即来即办和节假日预约办理,对重大项目、民生项目设立“绿色通道”,提供预警提醒、业务指导、全程帮办等服务,全面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限。目前,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变更公告和中标结果公示4个节点信息发布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开标至中标结果公示平均时长压减至90小时以内,为市场主体提供“极速响应、闪电极办、全时在线”零时差服务。
在“降成本”方面,交易中心落实免收所有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和扶持中小企业价格扣除优惠、预留份额等政策,用好交易金融服务平台,推广无介质CA证书应用,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交易“不见面”服务范围,电子保函费率从6‰降至2‰,交易成本和时间实现“双降低”。
交易中心还拓展丰富张掖投标网上服务大厅和移动端服务大厅功能,畅通线上线下业务咨询服务渠道,持续提升移动端业务办理实效,为市场主体提供“不打烊”服务。
此外,交易中心还落实招标计划提前发布、交易公平竞争审查和公示公开制度,及时清理违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所有交易项目招标采购文件均通过评估后发布,交易项目公平竞争审查率达到100%。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