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世界】
缝补童年的“玩具诊所”
■ 朱明坤
儿童节前的晨雾还未散尽,梧桐树掩映的老居民楼下已排起歪歪扭扭的队伍。穿蓝布衫的张奶奶推开单元门时,抱着断臂泰迪熊的小女孩差点撞掉她腰间晃荡的针线包。
三楼朝南的阳台上,“玩具诊所”的纸牌在微风里轻颤。张奶奶的缝纫机是老式蝴蝶牌的,机头盖着勾花白布,旁边的搪瓷缸里还泡着胖大海——那是给哭闹孩子准备的。窗台上蹲着排队的病号:缺耳朵的布兔子、轮子卡壳的合金小车、眼珠脱线的奥特曼……晨光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小病号先挂号。”张奶奶戴上老花镜,锈迹斑斑的顶针往拇指一套。穿恐龙连体衣的男孩递上奥特曼,断裂的右臂接口处露出灰白棉絮。“这是被弟弟扯坏的。”他吸着鼻子说。老人从褪色的蓝布袋里拣出细麻线说:“咱们给奥特曼装条机械臂,比原来更威风。”
缝纫机哒哒响起来时,穿蓬蓬裙的小姑娘正给芭比娃娃换装。褪色的天鹅绒礼服腰部绽线,露出内衬的报纸碎片——1998年3月的晚报。“这是我妈妈的芭比。”女孩母亲倚着门框,“当年我用窗帘布给她做披风,挨了好一顿骂。”张奶奶剪下块蓝印花布头说:“现在轮到咱们用新布补旧梦。”
正午阳光斜射进来,照见铁皮青蛙背部的凹痕。穿职业装的年轻妈妈上紧发条,青蛙却只能蹦跶半圈。“九岁时我拿它换同桌的贴纸,现在找回来了……”她手抚摸在绿漆斑驳的铁皮上。张奶奶用镊子夹出锈蚀的齿轮,又往发条孔滴了滴缝纫机油。“有些东西修得回,有些补不全。”老青蛙突然“咔嗒”跳起,在实木茶几上划出半道弧线。
黄昏时分,最后一位顾客是蹬三轮车的老王。他捧来孙子摔裂的变形金刚,接缝处卡着半粒玻璃弹珠。“这是我孙子他爸小时候藏的。”老人眼里泛起笑意,“当年为找这弹珠,他差点拆了整张床板。”张奶奶用热熔胶填补裂痕时,弹珠在夕阳里折射出七彩光斑,恍如三十年前那个懊恼少年眼里的泪光。
暮色漫过窗台时,康复的玩具们躺在竹筛里晾晒。奥特曼右臂缝着靛蓝牛仔布,芭比系着碎花围巾,铁皮青蛙背上贴着创可贴图案的贴纸。张奶奶摘下顶针,指节处的凹痕像枚褪色的印章。楼下的梧桐沙沙作响,送来孩童追逐的笑闹声——那些曾被遗弃在时光角落的伙伴,此刻正以新的姿态,奔赴另一段童年冒险。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