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3ad182042aba2b79a80500d4b73d638f

阳春白雪子午道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5年05月16日 第8版 )

【文化中国行】

阳春白雪子午道

■ 犁航

自西安的“南花园”广货街出发,过江口镇,穿七里沟,越旬阳坝……我们秦岭文化之旅的轨迹在“秦巴一号风景道”一路延伸。

时值春季,气温最高已达33摄氏度,热得连衬衣都穿不住。应和时令的更替,秦岭山下的枝头早已绿意盈枝,风景道两旁枝繁叶茂,绿树环合,频频闪现的山花扮靓了风景道,也妩媚了秦岭的庄严。不知是秦岭人的偏爱,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风景道两旁的竹林密度明显高于其他植株,几乎村村有,梁梁有,沟沟有,家家有……且种类繁多,茨竹、金竹、斑竹、水竹……聚成一笼,连成一片。风景道边是河堤,河堤上是柳林,柳林与竹林接力,构筑成公路两旁靓丽而结实的护栏。漫山白云与花海交融,色彩充满层次,逐级递推,呈现出炫目的秩序:一沟沟灰白的奇石,一蓬蓬鹅黄的柳叶,一株株黛青的苍松,一树树粉嘟嘟的桃花,一坡坡金黄的菜花……不愧是风景道,山花被绿野包裹,绿野被山花点亮,异彩纷呈,爽眼悦目。

车队盘旋而上,直抵秦岭支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河梁,最高峰2679米,是旬河水系和子午河水系的分水岭,更是古今战略要冲。

果然是山高一丈,土冻三尺。尽管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至少都是三件套傍身,但还是被呵气成冰的平河梁打了个措手不及——我们毫无征兆地错入时空之门,从暖意融融的阳春一跤跌进白雪皑皑的凌寒冬季。

“秦巴一号风景道”七个大字赫然入眼,雄浑粗壮、端庄厚重,醒目得有点招摇。导游介绍:“秦巴一号风景道”秦岭段与子午道新线大部分重合,脚下的平河梁正是子午道北段和南段的分界点……

站在平河梁向东北方向眺望,那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风光,回首西南,则是地无百尺平的巍峨秦巴大山,地质风情迥异,人文特色荟萃,难怪“秦巴一号风景道”会成为全国自驾旅行的热点线路。

完全不是想象中的绿荫蔽日,此时的平河梁,天高云淡,视野通透,极目之处是一片白茫茫几无遮挡的苍凉。落叶松还没冒出第一颗松针,赤裸着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树下是倔强的坚冰硬雪,松林列队成军,在一派肃杀的寒气中翘首以盼春风换装的一声令下!几株四季常青的冷杉将平河梁点染得更加凄冷清寂。虬枝裹素,冰河凝寂,平河梁皎洁的山体仍在冬眠!

一众人等在标识牌前匆匆合影,赶紧下到宁陕新路道班烤火。令人惊叹的是,尽管山野间冰封雪裹,公路上却不见半点霜迹——这是道班工人常年坚守的成果。我们这些春日里的过客,仅停留片刻便冻得难以忍受,而那些开山筑路、护路养路的公路人,却要在这数九寒天里日复一日地劳作。古今养路人的艰辛,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沿着子午道驱车下山,随着海拔的急速沉降,气温在车窗外悄然上升。刚才山上还是寒冬时节,此时山下已是暖阳融融。咫尺天涯,中间参差了至少整整一个季节。闭目畅想子午道上的盛夏与隆冬,大概是另外一番让人心旌摇曳的奇瑰景象吧。

通过数代公路建设者们的艰辛努力,子午道早已今非昔比:要么临河,要么沿沟,河里有缠绵柔波,沟里有嶙峋怪石。无论河沟,争先恐后地装点子午道。沿途有很多亭台楼阁、红色驿站、司机之家等便民服务暖心设施,设计考究,巧妙地融入生态理念,驿站即景点,景点即自然,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

回望远处高山青绿之上的白色山巅——苍山覆雪,薄雾如纱,巍巍秦岭的冰肌玉骨曼妙无比。阳春见白雪,真是难得的文化之旅!畅行子午道中,感慨公路人匍匐于大地的奉献精神,他们高尚的品质与品位,正如子午道上的阳春白雪。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36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