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Fbf4c69df183c8cf02f02e92ebe0aca6

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4年11月29日 第8版 )

【文化中国行】

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 安培君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昔阳,可我总觉得是那样熟悉和亲切。

昔阳,因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元和郡县志》中记载,“昔阳故城,一名夕阳城”,援引《尔雅》中“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的解释。红日烈烈,普照着连绵的太行山,叠翠峰峦,举头可见。

说昔阳是离太阳更近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昔阳属太行山系,相较于晋中中部盆地地区而言,这里大部分海拔在千米之上,车行之处,山多而高,沟壑纵横,崎岖不平。车在山间的柏油公路上绕行,我按下了车窗,昨夜的一场落雨将太行山的林木洗了个透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味,闭上眼细细感受,一丝隐隐的甜味挂在枝头,坠在崖边,这是乡野的味道。

味道是会变的。尤其是三都乡三都新村的味道。

穿过村前的牌坊,崭新的篮球场内几个年轻的孩子在“斗牛”,这是青春的味道。村内家家户户门前种植的百色花向阳而开,这是美丽的味道。村口的休闲公园内,碾米用的石磨盘旧物利用镶嵌在景观墙上,这是时间的味道。这些味道融合在一起,就成了昔阳新农村的味道。

然而,谁能想到这座“因煤而起、因煤而变”的乡村,在十几年前,空气中弥漫的满是煤烟尘的味道呢?

三都新村延书记说他最熟悉这种味道。就是因为忍受不了煤炭开采对家乡环境的污染,历时十余年,他率领勤劳的三都村民重建美好家园,让三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属于新时代昔阳的山乡巨变。

什么是乡村中的美丽?在这里,洒扫庭除、窗明几净,就是真正的美丽。

说起三都村的发展变化,延书记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我想拿出纸笔来记一记,却发现延书记的每一句话都已经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依托煤炭产业,村民富起来了,怎么让日子过得更好?村里动了脑筋。绿水青山是不竭的财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生态+旅游”的新业态,乡村发展才能真正做到细水长流。于是,现代化民宿拔地而起,旧村的孔庙整体搬迁,百家姓祠堂捐资助建,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三都村留住了乡愁。

万里长空万里云,行不够看不够的八百里太行啊!挥别三都村,我们驱车前往长岭古村,一路上天高云阔,树茂山青,原来太行山千面千颜,每一侧都是那样秀美而伟岸。

长岭村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历史底蕴深厚,古建遗存丰富,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景观村落。一座大山深处的村庄里,有寺庙、祠堂、票号、镖局、戏班,出过国子监、武状元、拔贡、贡生,以耕读传家,以历史文化而远近闻名。

不一样的村落,不一样的村貌,然而干净整洁是昔阳每一处村庄的代名词。沿着平整的山路向上攀走,古老的村院外,一盆盆绿植在妆点着沧桑的砖石。村民们多么富有智慧啊——旧时的水瓮做了花盆,旧时的米缸做了盆景,就连旧时的饮马石槽也种植了几朵睡莲。依着指示牌,我们走进了百年前的陈家大院。

这座始建于明末、依山就势、由三十余处院落组合而成的建筑,堪称是一处完美的山地四合院群。楼与房之间高低错落、院院贯通,那么多精美的砖雕、照壁、木雕、石雕,丰富的院落空间让我出了这门,还想进那门。与祁太平地区四下高墙围绕的晋商大院不同,这里与太行山咫尺之遥,把山景请进家中成了陈家大院的独到之处。推开一处院落的侧门,半山墙内是开阔的平台地,再往里走方是坐北朝南的二门。这一处开放的平台像几百年前的全景开放大阳台。“阳台”外环山叠翠,僻静风雅,抬眼望去,太行山草木丛生。尤为绝妙的是对面两山夹有笔架山,恰似一位躺着沉睡的老人。妙哉!此山景,此院落。

与长岭村依依惜别,我凝望着这座村庄,久久不愿回头。村口那户院外,半山墙上放置了一盆石榴,石榴花落了,小石榴挂上了枝头,明明果实已那样红艳,石榴却静静地低着头。我忽然觉得,那小小的石榴盆景,多像眼前的长岭村,多像昔阳的千百个村落,明明有那么多惊世的“宝贝”,却“养在深山人未识”,多希望游人可以和我一样幸运,有机会走进昔阳,走进大山深处的古村新村,走到离太阳更近的地方,举目四望,一眼千年,领略太行山之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欣赏今日新昔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93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