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3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A4bcde9ccffb448f7fec0631513ab9b4

加快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4年03月12日 第4版 )

两会声音

加快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

——访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秘书长蔡玲

■ 本报记者 张舒慧

“稳民营企业,是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秘书长蔡玲在采访中表示,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蔡玲认为,为了让民间投资在更多领域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应加快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让其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具体来看,她建议,一是建立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一方面,强化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和完善票据市场信用约束机制等措施,减少拖欠账款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民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提高企业在经济运营中的稳健性。调查显示,18.1%的企业反映现金流紧张,而应收账款拖欠是现金流紧张的主要原因;33.3%的企业反映应收账款增加。有的企业出现“账款倒挂”,自己采购用现金或短期账款,却要承担中长期账款拖欠。另一方面,全面排查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情况,持续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推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清欠,适时启动督查。此外,强化失信惩戒,建立拖欠账款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情况的信息披露,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典型案例予以曝光,起到警示效果。对于罚没收入要消除监管盲区,罚款时有法可依、透明执法。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结构性失衡导致金融资源进入中小企业受阻,民企融资仍然困难。

三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重塑市场生态,将中小微企业的向好发展和收益提升设定为考核标准,对任何企业一视同仁,保持竞争中性原则,助力其高质量发展。把平等对待落到实处,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民间投资增长。通过政策执行优化确保民间投资的确定性和安全保障,以便激活民间投资。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鼓励民间投资基金参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其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便利度。

五是利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解决融资难题。努力实现银企信息有效对接,让银行面向企业需求,提供更多样的信贷产品,推动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提升。为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过渡性优惠贷款,为现有的临期贷款提供相对弹性的还款期限。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24期第4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