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528cafbf3f8b70b0238bff4b705e792c

夜幕下的温暖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4年01月05日 第8版 )

【人世间】

夜幕下的温暖

■ 刘云利

时令即将小寒,北方进入极寒天气,有许多词语开始涌上心头,天寒地冻、寒风凛冽、冰天雪地……这一连串的词语生动地表达出寒冬的冷意。

相比之下,光亮和温暖却是每个人渴求的字眼。更多的人选择回到温暖的房间,或伏案苦读,或举杯品茗,或低头刷屏,亦或是卧床静思,用安静和平寄存一天的冬日时光。

岁至中年,我形成了夜晚“溜达”的习惯。所谓“溜达”就是晚饭后沿着小区的马路漫无目的地行走。行走中,我的身体与思想割裂开来,脚步丈量着城市,而眼睛却在洞察着城市的红尘,思索和发现这座城市的真善美。

路旁的居民楼错落林立,格子间的万家灯火迷离闪烁,像极了夜空中闪亮的星星。厨房里不时飘出的饭菜香,诱惑着下班后劳累辛苦的人们。马路上车如流水,车灯闪耀,远远望去,似一条长龙,映照着冬日的夜空。车速或快或慢,似一段段跳跃的音符。路旁一家职业学校的两座18层教学楼正拔地而起,之前的旧楼与之相形见绌,工人师傅们还在挑灯夜战。

与城市的喧闹和繁华相比,我更愿意寻觅城市角落里的一抹灯光,因为它更接地气,更温暖。

时间已是夜间10点半,当我经过路旁的一家小面馆时,店内依旧灯光通明,我突然觉得饿了,就推门而入。这家小面馆是夫妻店,店前面是一所学校,后面是一家工厂,小店面积不大,仅有几个座位。屋内的水汽已经模糊了橱窗,锅下炉火正旺,空调暖风正盛,给人温暖如春的感觉。店内没有人吃面,夫妻二人正面对面地坐着闲聊,聊已经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聊这家职业学校新盖的教学楼,聊这家工厂的经济效益。从他们的话语中,我知道了疫情下的小店坚守经营的不易。

我要了一碗面吃了起来,热气腾腾的,全身都暖和了。闲聊中,我问老板怎么这么晚还营业?老板娘告诉我,虽然现在已经10点多了,但只要小店灯光亮着,那些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还有劳累辛苦的工人,就能来吃上一碗热汤面,这寒冷的天吃一碗热汤面多暖和呀。

临近11点,当我溜达回小区广场处,看见一个小哥还在卖“烤面筋”。路上的行人已经寥寥可数,而他还在坚守着。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娴熟地抽出几串面筋,蘸上一层辣椒油,轻快地在炉火上翻转着,不时地用嘴呼出暖气,温暖一下冻得通红的双手。

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我问道:“大街上空无几人,你还在坚守,够成本吗?”他笑笑道:“我坚守的动力不是为了成本而是为了信誉,我微信群里好多顾客都已经预订好了,我要在他们赶来之前准备好一串串热乎的面筋。”说完,他让我看了一下微信订单,一串串数字和一条条付款足以让我信服。他甚至自豪地亮出他的抖音号,我吃惊地一条条地翻看着,每天几分钟的抖音,记录着他紧张而忙碌的“面筋生活”。刷着屏幕,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其实,生活就是楼阁上的万家灯火,就是寒风中的一串面筋、一碗汤面,就是马路上疾驰汽车的灯光。当我们身在寒冷之处,都极度渴望温暖,哪怕一丝温暖也足以令人感怀至深。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07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