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采购有助于实现绿色转型
近年来,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成员国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性,并利用其购买力来引导其经济更多地考虑环境保护和采购结果。经合组织认为,公共采购有助于实现绿色转型。通过对商品、服务和工程采购采取全生命周期方法,政府可以为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为验证上述结论,经合组织开展了绿色公共采购调查,涵盖政策和战略框架、公私互动、影响评估以及能力建设与支持四方面。其中,有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对此作出了答复,受访者普遍是中央政府负责采购政策的代表和中央采购机构的高级官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合组织的调查结果仅考虑国家立法,不包括欧盟指令中要求使用绿色公共采购的强制性规定。
在接受调查的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经合组织发现,有32个国家出台了积极的绿色公共采购政策或框架。尤其是自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以来,这些战略和政策的采纳度大幅增加。这表明绿色公共采购被广泛认可,且是实现全球气候行动承诺目标的有力工具。
事实上,在32个拥有绿色公共采购政策或框架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以下简称32个国家)中,有28个国家在国家气候行动承诺中明确提到了公共采购或绿色公共采购,并认为这一政策是实现政府环境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加拿大将绿色公共采购作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日本在全球变暖对策计划和国家行动计划中提到了绿色公共采购政策。
为确保与全球气候行动承诺保持一致,经合组织成员国会定期修订其绿色公共采购政策。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二国家(即32个国家中有20个国家)在过去3年中更新了该框架,以更快地转向更清洁的产品。例如,2021年,英国为重大政府合同引入了一项新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即供应商未制定碳减排计划并无法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则将被排除在公共采购之外。
此外,在32个国家中,有29个国家引入了协调机制,从而推进绿色公共采购的实施或修订。其中,有13个国家的环境部或类似机构对绿色公共采购政策和更广泛的环境政策进行协调,从而加强绿色公共采购在实现其环境目标方面的作用。例如,在美国,绿色公共采购政策和环境政策之间的协调由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负责;在法国,可持续发展总委员会负责指导国家可持续采购计划。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