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4a023f512886145c108bf38bfea52b6c

云和梯田假日爆火背后隐藏的财政秘密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3年10月17日 第8版 )

云和梯田假日爆火背后隐藏的财政秘密

本报讯 当中秋遇上国庆,假日时间延长带来了消费的加速升温。作为浙西南自然田园风光的代表,位于丽水市云和县的云和梯田景区迎来了客流接待高峰。据统计,9月29日至10月6日,云和梯田景区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其中单日营收突破200万元。而云和梯田生态与经济的双丰收得益于这两年中央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

云和梯田是我国华东最大的梯田群,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和生态美景,素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之称,是“中国最美梯田”之一。云和梯田地处浙江省第二大水系——瓯江源头,位于浙南山地丘陵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瓯江上游良好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生态区位重要;拥有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景观资源体量大,美誉度和知名度高,湿地景观和农耕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

2021年,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瓯江山水工程)获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20亿元(其中云和县2.28亿元),以此为契机,云和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路径,大力发挥中央资金使用效益,创新开辟了生态要素修复与保护、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循环融合发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径。

——提升“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修复与传承发展新布局。瓯江山水工程资金中安排云和梯田修复工程资金1704万元,计划修复湿地面积4500亩,通过破损田坎修复、水系梳理、水土流失点整治等措施,改善湿地自然环境,恢复种植条件,重整梯田肌理,提高湿地水源涵养能力,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湿地修复4000余亩,修复田坎2721立方米,并开工建设多个生态引鸟池、生物多样性观测点、梯田稻鱼共生实验基地等。

——打造“数字赋能”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发展新格局。整合瓯江山水工程资金和地方资金1068万元,全面开启湿地保护“云上智控”系统建设,搭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智慧大脑”,建立湿地基础网络、小气候环境监测、鸟类监测识别等湿地监测智控管理系统,打造“追溯体系+智慧监管+数字管控+线上服务”线上立体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安全防范、物种保护、科普教育、游客服务、内部管理”等工作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目前,云和梯田“云上智控”系统已投入使用,监测到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有脊椎动物247种;线上小程序累计服务游客和摄影爱好者271万人次。

——创造“和谐共生”厚植生态循环融合发展新家底。统筹地方资金3000万元,综合推进云和梯田周边村庄风貌提升,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稻田养螺、稻田养鳅、稻田养鱼、稻田养鳖等“稻+”梯田共生产业500余亩,“稻+”生态梯田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成功入围2023年度乡村振兴综合试点。水稻、鱼、螺、虫等为栖居梯田周边山林的鸟雀提供了食物,鸟雀活动为山林带来了生机,山林繁茂利于保持水土,形成了“山林茂盛—水土保持—梯田丰产—鸟类等物种增多”的良性生态循环,打造了“人—生态—经济—文化”耦合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修复示范点。

(综合)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85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