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Img

去有盐的地方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3年08月25日 第8版 )


【美丽乡村】

去有盐的地方

■ 张燕燕

苍山洱海之外,大理的美深藏于每一个古村落,诺邓就是其中之一。

诺邓村位于云龙县城以北7公里的地方,是云南省历史最古老的白族村落、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落。村中至今保留着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盐马古道等文化遗踪。今年听闻下关到云龙的高速路开通,车程从三个半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欣然前往快速客运站乘车去往云龙县诺邓村。

诺邓是一个恬静的小村落。“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簧密植,烟火百家,皆依山构舍,高低起伏。”一个背包、一个相机是我此行的标配,也最适合穿行于诺邓。村子依山而建,一直爬坡下坡,村巷村道均是清一色狭窄的石板路,村子依然保持着马驮物的传统,重物、行李需用马匹驮运上山,车子只能开到村口的停车场,入村全靠双脚丈量,每日菜蔬食材村民们用背篓携带。时间仿佛在诺邓按下了暂停键,我漫步于巷道纵横的古村中,偶遇运输建材的马匹,叮叮当当的铃声仿佛回到了古老的马帮时代。

龙王庙门口,偶遇正在写生的小哥哥,我抬头一看,红泥墙青瓦顶整个村子层层叠叠的古老民居院落尽收眼底,蓝天下那份与世隔绝的静谧美好而闲适。盐井就在村口,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经两千余年,依然保存完好。熬盐的卤水从21米的深井下抽出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我们专程去看了现场熬盐,老爷爷热情地指着土灶旁一桶一桶整齐摆放好的卤水说:“你尝尝看嘛!”我用筷子蘸了一点,咸得不行,大铁锅内卤水沸腾,升腾起蒸汽缭绕着整个屋子,雪白的盐粒附着在锅边,盐度饱和,盐粒析出。大爷说,要这样一直煮20多个小时,把水熬干,沥干水分之后还要烘烤才行。亲眼见证了一粒盐的形成,在我们眼里,它是最平凡的厨房五味之一,但在大爷这里,却是一份传承了千年的手艺,不敢丢也舍不得丢。

诺邓民风淳朴,我们去时是下午,主人出去干活了,大门敞开,可以进去参观独特的五滴水院落,建盖时因正房与厢(耳)房、面房高低错落不在一个平面,故形成了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层层递接的“五滴水四合院”,寓意雨水滴落地面一共要经过5个瓦檐。村子里还有很多古老的院落,依山势而建的“台梯式四合院”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楼院相接,台梯相连,大门与后门相隔数米,错落魔幻一如重庆。

主人不在并不影响做生意,门口的小桌上摆着售卖的货品:诺邓井盐、火腿、蜂蜜、香肠,墙上张贴了一张“本店货物价格表”详细罗列了货品的价格,并备注游客自行取货扫码支付。诺邓,一个远离尘嚣的真实活着的古村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朴的诺邓显然是常态。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72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