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6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72cbb8cca33bd0754dc939bb04356195

工字银元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3年06月30日 第8版 )

【岁月深处】

工字银元

■ 刘忠民

在江西井冈山旅游,被上井村红军造币厂景点前那块气势不凡的“银元”吸引,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工字银元放大版模型。

在中国革命史上,工字银元是一种特别值得纪念的金属货币,它诞生于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井冈山,在烽火硝烟的岁月里,工字银元打破了敌军的层层封锁,为革命的红色金融事业奠定了基石,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28年,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建立根据地。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经济封锁,保障红军的给养,活跃井冈山根据地经济,在现金货币奇缺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要广开资金来源,建造造币厂,通过自己铸造货币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资金流通问题。是年5月,红色政权的第一个造币厂在上井村正式创办,造币厂聘请广东的能工巧匠,用打土豪缴获来的银首饰、银器等做原料,以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墨西哥鹰洋为样本,采用土法冲压技术,很快铸造出了第一批银元。为便于流通识别,造币厂在生产的银元上凿刻一个代表工农政府的工字,工字银元就此诞生。

造币厂运作期间,毛泽东等领导人曾多次前来视察,毛泽东指示工人们银元必须保证纯银,不得掺假,银元重量不得少于七钱二分。正是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造币厂铸造出的银元份量足、成色好、信用高,深受商贾、百姓欢迎。商民们冲破国民党道道关卡,将粮食、食盐、布匹、药品等货物运来根据地贸易,并纷纷将官府银元兑换成工字银元,一举搞活了根据地经济,打破了敌人的封锁。

在鼎盛时期,造币厂每天可铸造银元500多枚,在根据地的各个红色圩场和乡村、市镇中大量流通。工字银元不仅在根据地大受欢迎,拿到国民党占领区,流通起来也十分顺畅。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会剿”井冈山根据地,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红军进行了艰苦的战略转移。凶残的敌人疯狂屠杀根据地人民,焚毁了造币厂,造币师傅谢火龙身受重伤,不幸牺牲。红色造币厂就这样被迫中断,如流星划过漫漫长空,夭折在战火纷飞的年月,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浏览红军造币厂车间,那沉重的石锤,古拙的模具,坚韧的坩埚,老旧的火炉、风箱等实物,让人仿佛看到造币工人在这狭小昏暗的空间里,挥汗如雨,精心工作,心中不禁肃然起敬。虽然工字银元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只生产了短短的7个月,但正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艰辛付出,才换来了今天的崭新中国。

(作者单位:辽宁省岫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56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