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不在意
■ 丁哲
终于明白,最好的活法是:不在意。
曾经年少轻狂,懵懂无知,以为目标不过是河边的一颗石子,什么时候想要,一个俯身就可以了。“心想事成”之于我,不是祝福,而是现实,如同桌子上面的杯盘,可见可感,杯盛水,盘容物,如此而已。也许那时候我的目标太简单了,一场电影,一件华衣,一份友谊,再加一点点薯片和可乐。没有难度,技术含量也低,容易实现。往后走,路途崎岖,道阻且长。梦想与现实之间,更多的时候竟然是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怎样努力收拢,也无法让它们对接拼合在一起。立志的良药服过不少,心灵的鸡汤也喝过许多,怎奈路遥难测,抵达无期。
“心想事成”所以美好,或许就在于它实现起来概率很低。认识到这一点确实令人沮丧,这就意味着,有些东西,只能想一想而已。
不过放宽眼界,俯首遐思,鸟瞰一下人类纵横起伏的历史,就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想一想公元208年的那个冬天,收降荆州、志得意满的曹孟德率80万大军南下,旌旗蔽空,舳舻千里,君臣船宴,横槊赋诗,南北一统,在于斯也。如果不是那一场东风,风助火势,烧出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江山真的就一统了。精通孙子兵法的曹操,临战之前不可能没料到对方有可能采取火攻,但冬天刮的是西北风,用火攻之术,无异于东吴军队自己烧自己。岂知人算不如天算,智谋如曹操也没有料到,那一天,竟然刮起了东南风。这场风,吹散了南北一统,吹出了三国鼎立。既然历史都存在这么多不确定的因素,让大人物跌足叹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遭遇一些不确定,经历一些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历史所以让人着迷,“不确定”便是诱因之一。推而论之,一些想法不能实现也不完全是坏事,我们所以对人世不离不弃,心生留恋,其深层次的原因也当在此。
既然许多事情我们无法左右,那么在意或不在意,又有什么分别?相反,在意了,无异于画界自困,动不由己;不在意,才能意态闲适,率性洒脱。
在意就是一根线,每在意一样东西,就会多一根线。在意的东西越多,线也就越多,线线相缠,头尾相接,人处其中,就是作茧自缚。想想人生短促,白驹过隙,快乐本就无多,如果把自己整得像囚徒一般,这样的“生”,又有什么意味?倒不如抛开顾虑,敞开心扉,管它什么榛莽塞途、荆棘坎坷,又何必抽签问道,礼拜神佛。也许前程似锦一飞冲天,也许山转水转你转他转而我依然如故,要紧的是,低下头来,认真做事,但求耕耘,莫问结果。
无数的云烟散去,承接它的,是无数的风和日丽。我知道,风和日丽的后面,还会有阴雨。正所谓阴晴无定数,浮沉不可期。起伏不定,明明暗暗中才看得更加真切,最好的活法是:不在意。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