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6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Ee5504b6a2aeccd8f72d68dc28109138

我与算盘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3年06月02日 第8版 )

【记忆】

我与算盘

■ 刘玉松

深圳人才公园有一尊人物雕像,左手拿着算盘,右手摆着拨拉算珠的姿式,算盘上显示着一排阿拉伯数字。雕像旁的地面上有个棱形模块介绍: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集成计算鼻祖。

用手机百度,程大位是安徽黄山屯溪人,年少时,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20岁起开始经商,60岁时完成其杰作《算法统宗》,此书流传300多年不衰。1578年左右他还发明了世界第一卷尺,当时称作“丈量步车”,为此被誉为“卷尺之父”。

在会计岗位工作了30多年,我与算盘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退休时清理办公室杂物,经单位领导同意,我收藏了常用的那把算盘。

第一次接触算盘是我6岁那年,爸妈都出工去了,我带着妹妹在家玩。晌午时分,妹妹估计是饿了,老是哭,我就把她带到爸爸的房间,从桌子上拿起算盘给她玩,妹妹两只小手扒在算盘上,来回扫动,算盘珠子发出哗哗的响声,妹妹高兴得咯咯直笑。那把算盘挺结实,框架和底板是椆木的,深棕色,珠子是石头做的,黑色。珠轴被算盘珠子磨得光溜溜的,拨打起来圆滑适度,不带珠,不卡珠。

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珠算,为了练好珠算指法,把老师教的“666”“打百子”“三盘成”“九盘清”练得滚瓜烂熟。

高中毕业后,在大队当秘书,接过来上一任秘书的一把旧算盘。书记把算盘交给我时郑重其事地说,这把算盘是大队的传家宝,他也是从上一任秘书手里接过来的。算盘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工具,收集、统计、上报数字,参与大队年终分配,审批生产队年终分配方案,都离不开它。

刚参加工作时我在一个乡财政所工作,职责是农业税专干兼任农业税征解会计。单位给我买了把15轴的新算盘,全木质结构,棕红色的。来到办公室,拿起算盘习惯地拨打了一轮“666”,珠子大小适度,运珠弹子很平滑,手感很不错。上个世纪80年代,农业税是我国大头税种之一,在乡下财政所工作的时间里,每年农业税整册、农业税征收、农业税上解、统计汇总上报等,算盘可谓工作中的大功臣。

几年后,因工作需要,工作岗位变动到区一级财政指导站担任单位预算会计。区政府撤消后,财政指导站便成为县财政局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核算和监督所辖乡镇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单位又给购置了一把新算盘。这把算盘与前几把算盘相比大不一样,算盘13轴,比原来的算盘小一半多,一只手能轻松握下。框架和珠轴全是不锈钢的,算盘珠子颗数也减少了,圆形的珠子也改变成了圆锥形,算盘左边还设置了个钢架清盘器,手握算盘食指按一下清盘器,算盘上的数字全部归零。算盘虽小用起来却很顺手,拨珠运子没有了啪啪啪的响声,清盘也快,提高了工作效率,再也不用考虑加班时算盘声音影响别人休息了。携带也很方便,公文包里就能放下,下乡财务监督检查,随身携带,自己的算盘用起来顺手。那年全县珠算定级四级考试,带了这把算盘也得心应手。

那个使用算盘的年代,也涌现出很多珠算能人。在江口塘修电站时,工程指挥部抓财务工作的刘指挥长,统计数字一个人用两把算盘,左手一把,右手一把,表册放在两把算盘中间,一边看数一边统计,左右两把算盘的数据一致就正确了,被人称为“神算手”。我最早认识的公社财会辅导员钟站长,统计数字时右手打算盘,左手压着账目表册,眼睛只看数字不看算盘,就如现在的年轻人电脑盲打不看键盘一样,统计数字精准无误,不用复盘,人称“铁算盘”“一盘清”。农业税整册汇总时常请他来帮忙。

后来,随着计算器的问世,算盘也慢慢地退到二线直至离岗,但我对算盘还是情有独钟,岗位轮换到哪里我就把算盘带到哪里,只是摆放的位置不同,改桌子上摆放为抽屉里保管。退休时那把算盘也跟我“退休”回了家。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财政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49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