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廉洁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
两瓶沱曲
■ 许政
前几天,碰上舅父原单位办公室主任余兵哥,交谈之中,解开了我40多年来心中久久不散的谜团。
这是关于舅父和两瓶沱牌大曲的故事,让我刻骨铭心。
1982年深冬的一个清晨,舅父外出开会,我打开门准备去学校上早读。一个背着小孩,手提红布袋的妇女挡在门口,一边问我舅父在不,一边就揉眼抹泪地哭起来,说她家男人犯浑,犯了大错,被派出所的人带走了,请舅父出面帮一下他们家,不然日子就没法过了。她边说边在墙边放下那布口袋转身走了。我问她姓啥,她说“姓余”。我关上门,就匆匆忙忙去学校了。
晚上10点后回来,进门见舅父坐在书桌前在看什么,满屋烟味呛人。等我放下书包,他叫我过来。
“这酒是哪个送的?”我说:“是一个女的一大早就挡在门口,开门就拦着送来的。”
“她姓啥子?为啥子送啊?”我照实回答了。
舅父脸色铁起了,有些生气,嗓门提高了不少:“你有本事了,代我收人家东西了!”
我有些木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你知不知道,别人送东西给你有什么目的和要求不?你知道别人已经可怜了,你还收别人东西干啥子?收了别人东西,你能帮别人什么?你办得到吗?你要多动动脑壳,多转几个弯子,想一想问题!”
我知道,我错了,默不作声。
舅父又说:“明年上了大学,以后出来工作,会遇上许多这种事。不学会干净做人做事,迟早要上当吃亏,知不知道?”我点了点头。
“人活一辈子,别人难得说你一个‘好’字,工作三五十年,难免不遇到一些不明不白、犯浑犯傻的事,不学会洁身自好,就会栽大筋斗,记取一辈子。”
我觉得舅父说得很是在理。
“酒的事,明天中午,提到办公室去找余兵哥,叫他登个记,请他安排人退回别人。就说你不知道实情就让别人提了进来,请他告诉别人,酒不要,该帮的忙定会尽量去帮。”
于是我照着舅父的吩咐,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后来余哥说,谭主任太较真了。彼时彼地,我觉得自己真是有点冤。因为明明是别人硬要进门送来,拦也拦不住的,舅父误认为是我主动收下了别人的东西,还给我上了堂人生的政治课。
这事到今天,余哥才说起,那是一个什么事——
是舅父供销社一个合作店的员工,早上起来上公厕,外地人也上公厕,一个包掉了,被他碰见,捡到了,别人找上门去问他,他不大承认。因为里面有几百元钱、一些重要的出差票证,外地人着急之下,就选择了报警,派出所民警就把那名员工带走了。
后来,在派出所的调解下,舅父出面担保,退回别人钱包,员工带回单位批评教育。这事圆满解决。
这件事,一直成为我心中的芥蒂。因为几十年来,我的确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原委。
舅父没有再提起这事,但他常告诫我们一句话:“做人做事,要干净担当,一辈子让人说个‘好’字太难,说个‘坏’字很容易。”
舅父西去快一年了,以此文纪念他。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