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味】
套兔记
■ 黄宝钧
那年冬天,周六闲着没事,我跟随几个哥们去套兔子。
轿车沿着京四高速公路行驶几十分钟后,出高速公路口驶入101国道,又前行20分钟后右转,进入大山之中。
放眼望去,此处四面环山,山坡上有松树和灌木丛。上小坡,在一处荒凉小路中下套子。
记得在高中读过吴伯萧的《猎户》,文中写老猎人有丰富的打猎经验,什么“狼有狼道,蛇有蛇踪,狼走岭脊,狐走山腰,獾走沟底”。同理,兔子也有兔子走路的规矩。兔子没有固定的洞穴,所以,才有“狡兔三窟”之说。它夏天在田野里,秋天在山脚,冬天在山上。此时是冬季,兔子每天黑夜从山上下来寻找食物。它不从树林草丛中穿过,而是走人行道。农历上半月,没有月光,兔子是低头走路,所以,兔套只能离地面10厘米;农历下半月,有月光,兔子抬头走路,兔套要略高一点。有经验的猎人,有时要把做兔套的铁丝用火烧一下,免得铁丝反射月光,使兔子不前。要不怎么会有“再狡猾的兔子也斗不过有经验的猎人”之说呢。
我们在山脚下选择了一条毛毛小道布网,原因是看见小道上有稀稀拉拉的兔子粪便。
先用铁丝做一个小圆环,然后将另一头铁丝伸入圆环中,再做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移动套子,最后将铁丝固定在树上。
我们固定几个兔套后,发现了一个旧的兔套,这个套子用的铁丝已经旧了,也比较小,但说明我们布套所选择的路线是正确的。再固定几个兔套,又发现了一个旧兔套。这个兔套左侧拴在一棵树上,右侧斜横一个树枝,给人的感觉像是专门给兔子做的门。在十分佩服这位有经验的套兔人时,也想起狼为什么宁可往猎人的枪口上撞也不愿从光明的道路上逃跑,不就是人给逼迫的吗?
有一处,我们给兔子预备了三个套子,除非兔子不从这里走,否则,必被套住无疑。
在得意自己的杰作之时,忽然感觉人类残忍的一面。兔子固然也祸害庄稼,但干嘛非要对兔子下死手啊!就是为了那带有土腥味的几块肉吗?
想到这里,我忽然失去了套兔的兴趣,正巧路旁同伴喊:“走了,都11点多了,该吃饭了!”我们像打了败仗的国民党军队的电话兵,拎着剩余的铁线匆忙钻到了车里。
有同伴问:“明天早晨谁来捡兔子?”有人说:“哈,捡什么啊?咱们前脚走,羊倌怕套死羊羔,后脚就得把咱们的铁丝给解去!”
虽然没有套着兔子,但也非常高兴。不但和哥们在野外玩了半天,学到了不少知识,而且,似乎悟出了不少道理。
幸福是追求目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财政局采购办)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