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A0672ea7049939298799300a20953cb6

心中的丰碑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3年01月06日 第8版 )

【弘扬廉洁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

心中的丰碑

■ 周玉成

抚今追昔,缅怀先辈,多少伟人的个人魅力和崇高品质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犹如一座座丰碑耸立在我们心中。周恩来就是我们心中矗立的一座丰碑。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周恩来身居高位,却从不谋私。在他看来,为人民出生入死、建功立业,是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义务和本分。战争年代,在行军作战中,两身换洗的衣服、一床毛毯,几乎就是周恩来的全部“财产”。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几亿人口大国的总理,周恩来俭朴依旧。他有一套睡衣,是在1950年买的,颜色都褪光了,一直穿到逝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作枕巾,舍不得扔掉。他的膳食每餐只有几小盘炒菜和一碗汤,每次吃完饭,他总要在碗里倒点开水喝下去,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吃剩的菜,还要留到下一餐再吃。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和毛泽东带头不吃鱼、肉、蛋,与人民同甘共苦。

周恩来不仅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就是对国家制度规定范围内应该享受的待遇,他也常常觉得这些待遇“过了”而居之不安,尽可能降低标准,弘扬我国人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他说,要“提倡勤俭朴素的作风,反对资产阶级的铺张浪费思想”,“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

进京后,周恩来一直住在中南海西花厅。那是一座老式旧平房。柱子的油漆已经脱落,地是大块方砖。有关部门几次要给周恩来修房,均遭到他的拒绝。有时下大雨,陈旧的屋顶漏雨了,秘书赶快找一个旧脸盆,放在有裂缝的砖地上,盛接雨水。

周恩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哪怕一件小事也不例外。他给自己规定:凡是自己到医院治病,到剧院看戏,到公园散步休息……都算办私事,乘车要交费,上公园掏钱买门票。他每次都让司机将办私事乘车的里程记下来,按规定交钱,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扣除,司机如忘了记账就会受到严厉批评。无论到哪里,周恩来都反对前呼后拥,甚至不让工作人员事先通知有关部门。周恩来从不私收礼物。凡是送给他的礼品,他一律退回,不能退的,就付款,然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外宾送给他的礼品,也如数交礼宾司,自己从不留下一样。

周恩来晚年胸前一直佩戴“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这是他严于律己的“镜子”,用以时刻要求自己,就连自己的骨灰都撤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他用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用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和真挚情感,把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人格,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树起一座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和浩然正气的丰碑。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铭记和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严于律己,以身垂范,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10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