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报讯 国务院日前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我国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纲要》围绕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并从七个方面对主要任务作出系统部署。一是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打造气象信息支撑系统。三是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四是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五是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六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七是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在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纲要》明确了三大任务,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纲要》提出,实施国家气象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气象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与气象深度融合应用。在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纲要》要求,推进海洋、青藏高原、沙漠等区域气象研究能力建设,做强做优灾害性天气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探索统筹重大气象装备、气象卫星、暴雨、台风等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同时,强化气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探索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气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纲要》强调,建立数值预报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气象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揭榜挂帅”制度;深化气象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健全气象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
据悉,中国气象局5月26日召开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全面动员、部署实施《纲要》。会议强调,《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会议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切实强化责任、主动担当,坚持统一规划、协同发展,全面推进《纲要》实施。
(宗禾)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