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百花齐放” 助疫情后消费“回补”
■ 本报记者 耿丹丹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各地陆续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或落实细则。《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在梳理这些政策细则过程中发现:“绿色家电”“智能家电”“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关键词频频出现。
浙江在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便召开了续会,明确部署促进家电等大宗消费,承接好疫情之后消费“回补”,提升平台消费创造能力。
贵州省于5月30日启动的“多彩贵州·助商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将持续至2023年2月10日。长达8个多月的活动中各级政府将分10个批次向贵州省内外消费者发放零售文体和餐饮两大类消费券,共计1.4亿元。
重庆则结合当地实际,推出多项措施。其中提到,促进家电更新换代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企业开展新一轮家电下乡活动,对农村居民购买高清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下乡产品给予适当补贴。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开展“湖北消费·智趣生活”活动。鼓励各地组织家电、家具销售企业推出惠民让利促消费活动,重点鼓励加大对绿色智能产品的让利力度。2022年底前,省级财政对各地在家电、家具促消费方面的财政投入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同样鼓励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让利力度的还有广东。广东出台《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鼓励各地市组织家电生产、销售企业推出惠民让利促消费活动,重点鼓励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的让利力度,推动广东省家电升级换代。省政府将对家电促消费成效显著的地市,根据销售业绩给予奖励。
江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通过企业让利、降低首付比例等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不难看出,相较于以往实施的“家电下乡”等政策侧重于普及性消费,本轮促消费政策更多聚焦于中高端产品。
家电业研究机构奥维云网研究部总经理赵梅梅表示,对于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普及率相对较高的品类,刺激政策将促进消费者更新换代需求的释放。而对于新兴品类,例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政策则将促进消费者尝试性购买,加快普及进程。她认为,各地出台促进家电消费政策,对于推动家电消费升级将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事实上,一系列推动家电消费升级政策的出台,也将加快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企业需抓住新的政策机遇,以更优质的产品,满足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