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出行
致公党中央: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本报讯 记者杨文君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致公党中央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提案,建议在制度建设、技术支持等方面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各地推广力度不平衡、配套建设不够完善、消费者接受度仍较低、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致公党中央建议,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占比。
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情况的督查,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各地市的新城建设和党政机关、公共交通场站、旅游景点、各大酒店和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领域明确建设有一定比例的充(换)电设施和加氢站。推动公务出行绿色低碳,优化各类公务租车平台,确保多数公务用车选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和城市物流车等规模化使用电动汽车。适当限制公务和社会服务车辆新购传统燃油车的比例。
二是以点带面,提高公共领域氢能源用车比例。完善和落实氢燃料汽车推广应用相关优惠政策,并在各示范点规划设计氢能源汽车交通线道,引导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网约车、旅行社等企业用车氢燃料化。注重推动氢能源化向农村延伸,通过打造一批覆盖区域广的绿色配送氢能源化示范项目,带动氢能源汽车在农村物流、村村通等领域的推广运用。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要更加注重完善配套设施,结合实际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和充电(充气)设施。建议主管、城管和监管部门协同开展社区停车位充电设施安装、服务和安全监管的联合督察,消除之前各部门制定的政策间的干涉点,在“最后一公里”处使新能源汽车用户实现充电便利、使用安全。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新能源汽车吸引力。继续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新能源汽车充电电价、充气费用、停车费用优惠机制;完善和落实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有效承接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建立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建立惩处机制,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专用充电停车位、新能源汽车专用行驶道路的管理,对占用新能源汽车充电停车位、行驶道路的燃油车进行教育、扣分、罚款等处理。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