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3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0b076ad91c975f6945233e9d3cb38554

建“信用库” 破融资难题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2年03月08日 第7版 )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

建“信用库” 破融资难题

本报讯 记者杨文君报道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建议,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数据联网体系,以征信系统建设促进金融体系改革。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障碍。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缺乏信用保障。

朱列玉在今年的议案中提到,中小企业多数正处于规模壮大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未能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其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这些使得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担保机构和投资者不能准确把握企业的贷款需求、运营情况和诚信度,从而增加了贷款难度。

就金融机构而言,信贷资金流向中小企业遭到阻碍的最大原因是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濒临透支与生产恢复的未知。出于对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为谨慎,对企业贷款趋于“两极分化”。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大多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集,而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并不十分乐观的中小企业,往往受到冷落。

因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较大,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往往会高于地方龙头、骨干等大型企业,在经济环境不佳时更为明显。

对此,朱列玉建议,从政策层面上给予指导,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数据联网体系。通过数字化、大数据等手段,建立客观、科学、透明的企业征信评价体系,让政府、银行等对中小企业状况看得清、看得透、看得准,降低银企之间信任成本,以征信系统建设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免担保信用贷款,从而有力支持健康发展的中小企业,帮助暂时性困难的中小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功能之一。多年来,各地财政部门在认真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从政府采购的角度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政采贷”就是其中之一,即中小企业凭借政府采购合同即可获得金融贷款,以政府采购的“名义”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

当前,各地“政采贷”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但如何让“政采贷”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朱列玉所建议的“通过信用评估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或将成为有益参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29期第7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